第79章 清君侧(字面意思)!(第2页)

 李明毫不犹豫地大喊:

 “带上我!”

 李道宗也毫不犹豫地秒拒:

 “不行!太危险了!”

 对面是狡猾而训练有素的突厥裔禁军,决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知道阿史那结社率这个人,其他重要情报全是空白。

 阿史那结社率的党羽是谁,有多少人?

 不知道。

 除了右监门卫以外,其他禁军部队中的突厥人,是不是也是一伙的?

 不知道。

 其他军官和汉人禁军,是否参与其中?

 不知道。

 敌人是否已经把持了九成宫的各个关键节点,是否已经暗中提高戒备,断绝一切人员出入,堵塞了一切面圣的通道?

 不知道。

 乃至于敌人是否已经动手,是否已经得手……

 都一概不知!

 单骑闯关,李道宗已经做好了有去无回的觉悟。

 怎么能再带个小拖油瓶?

 面对皇叔的决绝,李明只是冷静地反问:

 “你现在出发去九成宫,到那里也是凌晨了。没有皇子开道,你如何能在半夜进宫?

 “还是说,你想拖到明天?”

 拖到明天再汇报陛下,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结社率要动手,最好的时机就是今夜。

 到了明天,可能就没有陛下了!

 “可能会死,即使这样您也坚持要去?”李道宗直言不讳,盯着李明的眼睛。

 李明丝毫不躲避视线,肯定地回答:

 “如果父皇有事,我必死无疑!”

 抛开利益算计不谈,父亲有难,儿子哪能袖手旁观?

 而且权衡之后不难发现,只有险路才是活路。

 如果做缩头乌龟,皇帝如果被杀,自己就当场去世了。

 就算过了这一关,待政敌挖完他的墙脚,他还是慢性死亡。

 不如闭上双眼,往前莽上去。

 奋力一搏,才能为自己多挣一份和嫡子分庭抗礼的政治资本。

 奋力一搏的人,才有资格活下去。

 李道宗鼻子一吸,重重点头:

 “好!”

 “我们也去!”孙伏伽等大理寺官员一齐请缨。看着他们风一吹就倒的鬼样子,李明也直接秒拒:

 “如果对方还没有动手,去的人多了会让他们怀疑的。

 “通风报信,两三人足矣。”

 …………

 李明和李道宗二人快马加鞭离开大理寺——

 来俊臣说他在天牢里就像在家里一样,所以特许他留在那儿,与同好切磋技艺。

 李明坐在后头,紧紧抱住李道宗,突然想到了一个幼稚的问题:

 “对了,结社率是看门将军,他不让我们进大门怎么办?”

 礼部尚书为他耐心解答:

 “监门卫分左右两府。左监门卫管入,右监门卫,也就是阿史那领军的那一府,管的是出。”

 前提是左监门卫没有和他沆瀣一气……李道宗在心里默念,调转马头向东。

 “哎哎走错了,九成宫在西边!”李明急得大喊。

 “九成宫距离京城至少三百里,一匹马驮两个人狂奔容易力竭,在下找人再借几匹!

 “而且还需要一些兵器,以防万一!”

 李道宗一个拐弯,来到了一栋大宅子前。

 门牌匾额写着大大的“韦宅”,是李道宗的女婿、也是李明正在被挖墙脚的小弟,韦待价的家。

 门卫看见亲家老爷骑着马狂奔而来,殷勤地上来打招呼:

 “郡王殿下……”

 “快开门,有急事!”

 李道宗扯起洪钟似的嗓门,大老远就在那儿喊。

 “是是是!”这阵仗把门卫吓坏了,赶紧打开府门。

 一秒也不耽搁,李道宗纵马跃过门槛,直入宅邸深处,熟门熟路地向马厩奔去。

 院子里一片大乱,韦挺不在家,韦待价手捧书卷急匆匆出来。

 看见老丈人一脸急切,纳闷地问:

 “丈人,您这是……”

 一个小脑袋从李道宗身后探出来,正是李明。

 “阿韦!借马,借兵器!”

 “好咧!”

 一看是十四党

党魁,韦待价立马把书一扔,也不多问,亲自牵来几匹上等好马。

 又让下人给老丈人备上一张杨木弓和一柄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