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3页)

 此时的火势已经彻底失去控制,立仁殿正门已经燃了起来,内殿和

偏殿则完全陷入了火海。

 不仅如此,其余各寝殿也在熊熊燃烧。

 九成宫火烧连营,映红了半边天。

 李道宗携李承乾、李泰、李治和李明达,在禁军的护卫下,及时赶到了立仁殿的正门口。

 “恕臣护驾来迟!”所有人向李世民单膝下跪请罪。

 “起来吧,你们没事就好。”

 亲眼确认人齐,李世民最后悬着的一点心也终于放了下去。

 虽然大家都狼狈不堪,但人都还在,没有受伤。

 不幸中的万幸。

 接着,他才后知后觉地感到强烈的后怕。

 要不是李明及时赶到,提前预警禁军,在悲剧发生之前阻止了阿史那结社率。

 一家人可能就无法像这样团聚了……

 “承乾,你可还好?”李世民发现,李承乾的脸色似乎格外苍白。

 其他几个孩子,李泰是正常的惊吓和担忧,李治除了惊吓之外,眼神中似乎还多了一丝坚毅。

 而李明达是最先恢复过来的,已经在给李治的嘴里塞枣子了。

 “儿臣……还好。”李承乾披头散发,身体微微发抖。

 不知这次被真突厥偷袭了一回后,会不会对他的扮演胡闹的行为有所遏制……李世民心里无来由地生出这个念头。

 长孙无忌替太子解释道:

 “除了陛下所憩的立仁殿之外,就数太子殿下所居住的嘉仁殿所受匪患最重。

 “若不是李道宗殿下身先士卒,顶着箭矢攀爬云梯、攻下内城楼,打开城门及时拍马赶到,恐怕……”

 唐军的精锐着实威猛,在短时间之内就攻破了铜墙铁壁的内城门。

 离宫虽然安保不如太极宫,但也是不差的,设备齐全,连云梯这种攻城兵器都有。

 要不是阿史那结社率是资深内鬼,对其中的破绽了如指掌。

 换一个人来,就算多一倍的兵力,这场叛乱也不至于翻出这么大的水花,早就被镇压下去了。

 李世民的眉头登时拧紧了。

 “先攻杀朕,再攻杀太子,最后纵火。

 “突厥人还挺有条理,做得真绝啊……”

 他望着连绵的火势喃喃自语。

 旋即恢复镇定,下达一连串指令:

 “此地不宜久留,由李道宗暂领左、右卫所属禁军,护送诸皇子离开九成宫。

 “轻装简行,在岐州府暂行安置,并让州府速速调集府兵,向九成宫集结。

 “朕镇守此地,亲自指挥百骑和其余禁军,务必将叛匪一网打尽!”

 这也是一种“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保险措施。

 九成宫有危险不假,但叛军是否在九成宫之外的道路上设置了埋伏,这危险同样不能排除。

 为了防止像刚才那样差点被一波“团灭”,他理性地决定,将一家人分开。

 “父皇,儿臣愿随父皇荡平敌寇!”李泰率先蹦出来表态。

 “儿臣也愿往!”李承乾不甘示弱。

 李世民对儿子们积极进取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微笑着拒绝道:

 “有这份孝心是好的,但让你们走便走,这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父皇都这么说了,兄弟们也只能遵从。

 在孩子们撤离之前,出于谨慎起见,李世民最后点数了一次人数。

 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明达……

 咦?

 他揉了揉眼睛,又数了一遍。

 还是只有这四个嫡子。

 嘶……怎么感觉少了某个人……

 “李明呢?李明在哪里?还有他的那个典签?!”

 李世民迷茫地四处张望。

 明明一路陪着的,也没有再遇到什么危险,亲眼看着一起逃出立仁殿的。

 好端端的两个大活人,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不可能是敌人,难道……

 是他们自己趁乱溜走的???

 “该不会?!”

 李世民心里一沉,下意识地望向东方。

 丽华阁的方向,侯君集的关押之所,大火熊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