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长孙无忌:对!就应该这么赏他!(第2页)
这事也只能与亲历者兼大舅哥、长孙无忌讨论了。
不必烦扰房玄龄等其他文官。
要脸。
“阿史那结社率在宫里的内应,都排查出来了吗?”李世民神色不悦。
禁军出现叛匪是他自己用人不淑,也就忍了。
但宫人也出现叛匪同僚,那说明整个内侍省的选人考察不严格,是妥妥的体制问题,不能忍。
今天在药里加点料,明天在饭里拉坨屎,这谁遭得住?
“回陛下,门下省会同内侍省,逐一排查了宫中所
有的宦官和宫女,重点调查其中的突厥人。”
长孙无忌轻车熟路地汇报道:
“查获尚药局的宫女一人,就是她将陛下的雄黄酒搁到炉子上加热,导致陛下中毒。
“经查,她并非阿史那结社率同党,只是收了他的贿赂,按照吩咐热了热酒,以为这么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世民的眉头拧了起来:
“私自乱动朕的药,这还没什么大不了?难道没人发现吗?”
尚食局和尚药局的工作流程,都是非常繁琐的。
一个人烧饭熬药,需要同时有禁军和宫人全程监视,以防有人往里面“加料”。
那宫女私自加热药液,怎么监视的人没有及时阻止?
“大约是因为她所摆弄的雄黄酒是外用的,不入口,加上只是加热,并未添加什么东西。
“因此,守卫也许懈怠了吧。”
李世民摸着胡子沉思片刻,眼神锐利:
“大内禁地的守卫,本应该事无巨细。内侍省太监和各级少监要负主责……”说到这里,李世民想起来了。
内侍省太监就是他的贴身大伴,事发之日舍命向他发起警报的大伴。
李世民眼睛闭了闭,语气也柔和了下来:
“念其初犯,内侍省少监罚半年俸禄。
“那宫女收受贿赂,致使朕与太子中毒遇险,念其无知,就……杖五十,流放儋州。”
陛下对弑君之徒的处置也太仁慈了……长孙无忌心里嘀咕,嘴上回答道:
“善。”
“活捉的残匪呢,问出来了些什么?”李世民追着问道。
他本能地觉得,阿史那结社率一案,背后应该还有人。
因为一个不学无术、十年前才归顺大唐的突厥人,一生都没有去过比长安更靠南的地方。
他是怎么知道南方人的习俗,知道雄黄酒加热是有毒的?
连关中人都不知道啊!
难道那厮是隐藏的抓药天才不成?
肯定是有狗头军师在为他出谋划策的啊!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神色也黯淡三分。
“未曾。高级军官不是被杀就是自杀,活捉的喽啰什么都不知道,大部分都是盲目跟从裹挟的无脑之徒。”
向下摸大鱼的线索断了啊……李世民苦恼地皱眉。
本来有小股叛军顺利趁乱逃出了九成宫,领头的啜剌舍尔是结社率的副官,应该知道些什么。
然而,那支残匪被前来助剿的秦州都督府军队在泾水边截住,全部杀死。
为此,李世民还写信训斥了秦州都督李慎一顿。
就是他与韦贵妃所生的皇十子、担任纪王而赶不及拍马屁的那个李慎。
“其他隐患排查呢?”李世民问。
长孙无忌对答如流:
“正在进行中,尤其严格地审查军队里的突厥人。发现,确实有一部分突厥人就像这些叛军一样,长期不习惯在汉地的生活,渴望回到大草原。”
唉……李世民无声叹息。
“朕的本意,是以天下人为子民,不论是突厥、羌人,还是扶余、室韦,都可为朕所用,都可以和谐共处。”(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