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第2页)

 “哦?发生了什么?”

 李承乾是很相信这位能干的舅舅的,表情立刻多云转晴,心态也冷静下

来。

 在他冷静的时候,他的脑子动得一点也不比父兄差,直指重点:

 “九成宫事件之后,父皇自然是要给皇弟李明封王的。

 “莫非,父皇给他的封地……”

 长孙无忌静静地点头,小声道:

 “封李明为宋王,主政徐州。”

 “徐州?徐州……呵,父皇给他的是徐州?!”

 太子的眼睛重新有了亮光,嘴角也欣慰地勾起,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父皇圣明。

 “徐州可是风水宝地,希望皇弟将来好生治理,莫负皇恩啊。”

 …………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长安,侯宅。

 侯君集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与家人们尽享天伦之乐。

 但在今天,他早早地哄侯宝琳出去玩,专心在里屋接待一位贵客——

 他目前的顶头上司,未来的宋王,李明。

 宋王府司马侯君集展开地图,向主君李明分析着未来根据地的战略形势和得失。

 “抛开战役是非不谈,单论战略地位,徐州这个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李明舒适地斜靠在窗边,嗅着暴雨过后庭院里的泥土香,听着十四党新员工的第一份汇报,不由得皱起眉头:

 “徐州是通衢之地,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为何凶多吉少了?”

 面对自己人,李明从来不端着,态度向来相当随便。

 替李世民搞定九成宫之变、攒够皇恩后,他第一个点的就是侯君集的将,点名让吏部尚书侯君集辅佐自己。

 李世民根本没有理由拒绝。

 虽然他也担心李明势力坐大,会不会导致皇子之间有所缓和局面再次激化。

 然而没有办法,李明的皇恩点数已经快溢出了。

 说破了天也就一个幕僚而已,李泰、李治身边的僚属比李明更群星璀璨。

 对于这样“小小”的要求,再拒绝就有点不仁义了,是要被褚遂良写进史书供后人批判的。

 “因为徐州是中原古战场。”侯君集的回答打断了李明的回忆。李明:“所以呢?”

 侯君集:“所以徐州打了很多次仗。”

 李明:“然后呢?”

 侯君集:“说明徐州这地方很适合打仗。”

 李明:“你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半席话。

 看着闪烁着清澈的愚蠢的少主,一向脾气火爆的侯君集却出奇地有耐心,拆开揉碎了细细道来:

 “因为徐州是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兵荒马乱之时,很难稳定发展。”

 他展开地图,耐心地解释道:

 “徐州北接齐鲁,西北直通中原河洛,南下直达淮水,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

 “加上汴水、泗水流经,这导致徐州成为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易攻难守。若天下动乱,此地无法为前线稳定提供粮草兵马,还要浪费兵力防守。”

 第一天为十四党上班,侯君集的积极性也很高。

 皇帝能顶住太子、长孙无忌的异议,强行把侯君集拨给李明,同样离不开侯君集自己的努力——

 毕竟他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不辅佐李明、毋宁死了。

 李世民能怎么办?真的赐死侯君集?

 别忘了,侯君集也同样攒了一大把皇恩点数,在暴雨中亲手救了李世民的命呢!

 回宫反手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他李世民难道是当今舆论和历史评价没有任何留恋了么?

 所以,在两方面不可抗力的作用下,李世民毅然决然地排开太子一党的反对,选择满足李明的愿望,强行将侯君集封为宋王府司马——

 司马是王府之内主官军事的最高长官,与房玄龄所担任的长史分工合作,为亲王打理府上的文武之事。

 “原来如此。”李明摸着并不存在的胡须,若有所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