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扑朔迷离的功绩与过继(第3页)

 在短暂的寂静中,能听见细小的、咬着牙根的声音。

 她这是在炫耀吗?她就是在炫耀吧!

 后宫之中,除了她和韦贵妃,谁还能有这个福分踏入立政殿了?

 大部分妃子,在后宫一关就是一辈子,甚至一年到头都见不到陛下几次!

 而杨氏只不过近几日没有陪寝,居然还哭起寂寞来了。

 妃嫔们恍然发现,平日里最人畜无害的杨氏,原来才是真正的茶艺高手啊!

 果然猎手都是以猎物的姿态示人的……

 “哼,呵呵~”

 阴德妃脸色铁青,声音微微发颤。

 她觉得,自己被杨氏秀了一脸。

 这个李元吉叛党的余孽,也配在她面前炫耀圣恩?

 她的嗓音不由得尖酸刻薄起来:

 “我看啊,那李明应该是知道,自己要被过继出去了。

 “所以啊,索性发脾气躲起来了。”

 阴妃也是“

阴谋论”的拥趸,认为李明并没有立下汗马功劳,或者说,也许立了什么功,但远没有所流传的那么夸张。

 一个到处胡闹的熊孩子,先是“孝感动天”救活了陛下,又“突发灵感”勘破大案,“武神附体”千里救驾。

 这怎么可能的?

 而九成宫事件之后,陛下又立刻宣布为隐太子和巢王续弦,似乎更进一步证明了这条阴谋论:

 如果李明真的立下大功,那么陛下对其必定恩宠有加,何必这么急着过继出去呢?

 至于为什么朝廷上下、皇叔李道宗、乃至于陛下本人,都要配合演戏,一起把李明包装成有如神童下凡。

 那肯定是有陛下的理由。

 至于是什么理由,别问,问就是天机不可泄露。

 阴谋论就是这样的。

 可以说,李祐的那套逻辑,就是从阴妃那里学来的。

 “唉,今天不是寻常的上课日子,那孩子怎么在秋狩这种场合,也敢这么任性呢。”其他妃子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埋怨了起来。

 刚才不小心让杨氏装到了,经阴妃提醒,她们才想起来,今天这么兴师动众是为了什么——

 将李明过继给巢王。

 过了今天,李明在礼法上就不再是陛下的儿子了。

 也就是说,杨氏从今往后,就和她们不是一个赛道的了。

 呵呵,李明在立政殿侥幸受了几天皇恩,算得了什么?

 杨氏受了陛下临幸,在立政殿耀武扬威了几次,又算得了什么?

 杨氏想吹嘘,就让她吹吧。

 只要李明不再是皇子了,先前的一切礼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妃子们欢欣鼓舞地聊着天,连吃着杏儿干也不觉着酸了。

 她们觉得,场子找回来了。

 “唉……可是,那李明还不来……”

 韦贵妃心里七上八下的。

 她和其他在后宫闭目塞听、沉浸在阴谋论里的妃子不一样。

 她是真的在立政殿,亲眼见证过陛下对李明的恩宠的。

 所以,她对九成宫事件的真实性,没有丝毫的怀疑。

 因此,这更显得这次过继事件十分唐突。

 这背后,恐怕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

 连她这个实质上的后宫之主,也无法探究其一二。

 “姐姐何必着急,那孩子自有分寸。”杨氏心平气和地劝道。

 不,最让我安不下心来的,其实是你……韦珪看着杨氏,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皇子”是杨氏一家最大的护身符。而今这块护身符就要作废了,她是怎么做到如此淡定的呢……

 就在她心里五味杂陈的时候,南方玄武门方向,传来阵阵锣鼓声。

 御驾的仪仗队,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