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刘刺史之死
第119章 刘刺史之死
“寒舍凋敝,不比长安的庭院,唯一的特点就是大。
“还劳烦几位上马随我来。”
慕容燕和刘歆骑着马并排在前,李明一行紧随其后。
与想象截然相反,慕容燕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人。
他衣着十分朴素,脖子上挂着硕大的佛珠,手里还盘着一串菩提木小佛珠。
简直就像是哪个野庙里头的和尚一般。
不过,李明早就过了以貌取人的阶段。
众所周知,西装革履的人除了房产中介,还有可能是黑社会老大。
“诸位竟不幸遭遇了赤巾贼?唉……辽东不比长安,山中总有亡命之徒。”
慕容燕表达了适当的惊讶和愤慨,仿佛是出自真心,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般。
“那伙贼人盘踞山中,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相传还与高句丽人勾结。唉……佛祖迟早收了他们。”
已知赤巾贼=慕容势力,赤巾贼勾结高句丽,也就是说慕容家族也勾结高句丽咯……李明在心中自娱自乐地吐槽着。
当然,在场没有一个人戳穿慕容燕的鬼话。
他们知道他在说谎,他也知道他们知道他在说谎,但大家依旧保持一团和气。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贼人横行,是本官失职了。希望诸位看在本官的薄面上,勿将此事往心里去。”刘歆客套一句。
虽然就事实来说,他这句话也没说错。
侯君集接着刘歆的话说道:
“刘使君过谦了,没有使君出手相助,我们恐怕要光个腚来慕容府上拜访咯~”
他笑着抚摸钢须,话锋一转:
“不过,慕容阁下的山海捐,虽不至于让我们赔掉裤衩子,也差不多让我们赔得只剩裤衩子了。”
适时地表达不痛不痒的不满,不要过于恭顺,能够显得更真实。
侯君集此刻表现得就像是个见过大世面的商人,而不像心怀叵测之徒。
比如准备溜到隔壁营州摇人的吏部尚书。
一提这个问题,慕容燕神色骤变,变得狂热起来:
“燕山与渤海,是上天赐予我大燕国历代先祖的。
“诸位在山海之间所得的宝物,难道不该向我这个大燕国的后裔交税吗?”
“呃?”侯君集被这大胆的回答噎住了。
其他人也愣得说不出话。
“噗……哈哈哈!”
慕容燕神色又温和了起来,抚须大笑。
“戏言,戏言耳!现在已经是大唐了,陈年往事不谈,不谈!”
哦,原来是玩笑啊~大家毫无笑意地假笑一声。
“手下的人不长眼睛,冒犯了贵客,在下已经惩戒了他。
“不过说起来,在下向天下人收点钱,也是为了大唐啊。”
慕容燕诚恳地说:
“诸位有所不知,平州虽贫,但受朝廷征募、为大唐守土的长征健儿,很是不少。
“这些百战老兵退伍之后,身无所长。在下念其为国效力,不忍其受饥挨饿,所以为他们补贴些家用。
“奈何慕容家底浅薄,只能以山海为名,向天下人借一些了。”
这老油条的话,真假掺半。
李明看着这座大到离谱的宅院,精致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以及五步一岗哨、十步一路灯的奢华配置。
要不是在贫瘠的平州,平地起了这么一座豪宅,他大概真信了慕容燕的鬼话。
“阁下如此富足,不知找我们几个行商有何贵干?”
侯君集直奔主题。
“一件小事而已。”慕容燕轻描淡写地说:
“平州物产贫瘠,所以想托各位,从长安卖些小饰品给我。”
侯君集和韦待价交换了一个眼神。
“什么饰品?”
“一些铁片。”慕容燕回答道:
“大约一指半宽、两指长、五页纸那么厚的铁片。”
普通商人听不出其中门道,但侯君集一听就明白了这家伙想要的是什么。
这尺寸,正是札甲的甲片!
将几千片这种规格的甲片穿孔,用浸油麻绳首尾相接捆缚起来,就是一套铠甲!
好家伙,慕容燕不但私藏甲胄,还想自己造啊……
“这种
铁器,长安随便一座铁匠铺就能打造。”侯君集睁眼说着瞎话,套对方的话:
“平州难道没有一座像样的工坊?”
“嗐,穷乡僻壤,哪有什么能工巧匠!”慕容燕苦笑一声,遥指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