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营州,给你封将(第2页)

 燕山茫茫,找去吧。

 慕容燕本人则坐镇府中,负责将此事报给喝得烂醉的刘歆,发动本地官府的力量。

 这安排原本没毛病,集中一切力量优先找人。

 “可惜,这消息只能烧给刘使君咯。”

 慕容燕悠然坐在桌边,眯着眼睛,仔仔细细地读着一封遗书。

 “遗书”的落款是刘歆,笔迹也与刺史的笔迹十分相仿,只是墨迹还没有干透。

 “下官失职,辖内盗匪横行……皇子殿下在眼皮底下被劫走……甚负皇恩,无地自容,只能一死……”

 他收起假遗书,对模仿笔迹的账房先生点了点头:

 “写的不错,这事情绝不能泄露。”

 “小的口风甚严……”账房还没说完,忽然浑身一顿。

 接着,就软绵绵瘫倒了下去,背心一个血窟窿。

 一个穿盔带甲的家丁收起沾血的刀,熟门熟路地将尸体拖了下去。

 “口风再严,严得过死人么……”

 慕容燕面无表情。

 文吏?百姓?奴仆?

 他一个也不信任。

 慕容氏唯一相信的,只有手下的军队。

 “趁夜将刘歆的尸体吊在州府门口,旁边附上遗书。”

 “是!”

 一切安排妥当,慕容燕长出一口气,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皇子失踪,刺史畏罪自杀。

 嗯,很合理。

 如此一来,他就不用提前跳反了。

 还能继续扮演几个月大唐的忠臣,蛰伏一段时日,继续积蓄力量,扫清山匪,完成修筑燕山的堡垒防线。

 等到明年,就能与高句丽相互配合,揭竿而起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个皇子……”

 也是那小家伙倒霉,无意中撞破了他杀害刘歆的事实。

 皇子明必须死。

 连同救走他的赤巾贼一块儿,死!

 在平州,只要是慕容燕想杀的人,就算李世民也保不住!

 慕容燕攥紧了拳头,眼中跳动着火光。

 那是窗外,他熊熊燃烧着的宅邸。“山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

 …………

 “却说那皇子明,单骑杀入九成宫,与二百突厥叛军短兵相接,七进七出,直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燕山深处,山贼团伙赤巾军的“山寨”——其实是吴头领求爷爷告奶奶、求得暂避的张家村——山贼们围着吴大娘,听她说书。

 随着朝廷邸报、长安周刊和人们口口相传三管齐下,九成宫事件已经成为这几个月里全大唐最热门的话题。

 不肖皇子怒救皇帝老父,可谓集齐了封建社会礼仪纲常的一切要素。吃瓜群众直言道,皇家的一位庶子都能这么支棱,只怕大唐的面子是越来越足了。

 “不对!我怎么记得是五百叛军?”有听众提出质疑。

 立刻又有人反驳:

 “放屁,明明是一千叛军!”

 “你才放屁!打个突厥随便俘虏就是几万十几万,一千叛军够干点啥,值得朝廷大书特书?皇子们起码干掉了五千人!”

 山贼们激烈地争吵起来。

 即使是家破人亡被逼上燕山的山贼,一想到大唐充沛的武德,便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吴大娘怒了:

 “不想听就别听!我说五百叛军就是五百!”

 “你刚才不是说二百么……”

 “咿咿咿!”吴大娘抓着头发:

 “都怪你们插嘴,乱我思路!”

 有人提议:

 “我们问问神医吧!他从长安来的,消息更灵通。”

 所有人把目光转向在旁边吃瓜的李明。

 起死回生的李神医谦虚地摆摆手:

 “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肉身抗住几千甲士呢?”

 他指指自己的脑子:

 “是计谋,皇子明利用计谋,巧退突厥五万叛军。”

 哦哦哦~大家觉得李菊福,继续听吴大娘讲述魔改版的九成宫之变。

 长孙延、房遗则和尉迟循毓只想捂脸。

 论艺术再加工,还

得是开辟新闻学的明哥啊。

 这几天里,这四朵小交际花已经彻底融入了赤巾军。

 在一个在刀口讨生活的团队里,医生是极受尊敬的。

 在李明救活了几乎必死的年轻人、展现了一把起死回生术后,他们四个就自动获得了所有成员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