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父子间的隔空斗法(第2页)
江山。
他此时的心情极度复杂。
作为全国所有公务员的头头,儿子留了案底,属实有点难绷。
但儿子就算留案底也是主犯,决不当从犯,又让李世民心里暗暗有点小骄傲。
还特么招抚山贼,和山贼李明谈判释放节度使李明,什么冷笑话……
“咳咳!”
李世民收拢发散的思绪,理智地思考一个新问题——
如果赤巾贼的新头目真的是李明。
那他到底想干什么?
为什么不向官府和慕容燕表明身份?
而是不断蚕食土地、袭击官军。
难道被同化成山匪了?
燕山有恁大魅力?!
侯君集并不知道慕容燕是杀了刺史刘歆的二五仔,也不知道此事被李明撞破,二者已是不死不休的死敌。
他不报告,李世民也无从得知。
所以,皇帝也只能根据过往经验,来揣摩自己儿子的动机——
“李明,想造反?……呃!”
李世民顿觉头痛欲裂,痛不欲生。
儿子造老子反,对一般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在帝王之家,尤其是自己已经示范过一次的李世民来说。
这并非不可能。
他记得,李世民都记得。
李明从小就害怕被皇族谋害,一直谋求脱离皇室。
而事实证明,也确实有一股力量,一直对他图谋不轨。
造反的动机有了……
九成宫之变后,李明恃宠索要辽东二州的完全自治权,包括最核心的人事任免权。
造反的行迹有了……
而李明最终并没能获得平、营两州完整的人事权,还要面对当地士族慕容氏的挤压。
造反的理由也有了……
李世民的呼吸再次粗重起来,双拳握紧。
他曾不止一次地纵容李明的任性。
要辽东,给了;要人,给了;要独揽“报纸”大权,也给了。但纵容,不代表对李明的坏心思懵然不知。
“老子给你的,才是你的。老子不给你,你特么还抢上了?
“真是给朕出了道……难题啊……”
李世民忍着头疼,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作为一位父亲、一个情感充沛的人,他实在不愿承认最宠爱的庶子会造反。
但作为一名统治者,他必须确保自己的政治权威不受到挑战。
不管挑战者是贼匪、是高句丽,还是自己的儿子……
“该如何处置,如何处置……”李世民两眼泛红。
这时,书房外响起轻轻的脚步声。
杨氏抱着毛毯,心疼地望着伏案工作的夫君。
“陛下请保重龙体。”
一见到李明的生母,心思惴惴又被病痛折磨的李世民顿生无明业火,怒吼一声:
“滚!朕不想看到你!”
杨氏一愣,恭顺地福了福身子:
“臣妾唐突打扰,望陛下恕罪,臣妾这就回立德殿。”
说着,便默默地离开了,没有一点怨气。
而撒了一通脾气后,李世民的头疼缓解了一些,心中又不免生出些愧疚:
“都还是捕风捉影的猜测,别太急于下定论。”
李明也许造反了,也许没反、只是被山贼裹挟。
辽东路远,通讯不便,那里的一切都仿佛笼罩在迷雾之中。
而他,李世民,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李明的父亲,必须根据这些模棱两可的情报做出决策。
若稍有差池。
一边是辽东分裂,另一边是儿子身死。
都是他难以承受的损失。
两全其美的决策,何其难也!
“既要遏制平州贼寇的势力,防止其与高句丽的潜在勾连,又要确保李明的生命安全……”
李世民提起笔,在纸上刷刷写起接下来的安排。
首先,营州军,不动。
因为营州都督张俭,与李明存在利益冲突。
刀剑不长眼,若营州军入平州,借机“误伤”李明,那一切都晚了。
营州军的战略改为北向防御高句丽,没有命令,不得擅入平州。
其次,召回侯君集、韦待价。
李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