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他们不管大唐,我管(第2页)
“笑殿下胆小,以储君之尊,还怕这怕那的?”
“唉,你不懂。”
“政事之复杂,确实超出小女子所能。臣妾只知道——陛下大行之日,不就是殿下登基之时吗?”
“?!
“……
“嗯。”
…………
高句丽,平壤城。
荣留王高建武兴奋地来回踱步,等待平、营州前线传来的捷报。
高句丽建国近七百年,靠给大汉当狗起家,卖力舔了两百多年,终于趁主人衰弱时,狠狠反咬一口,撕下了玄菟郡故地。
接着,又向半岛侵袭,相继暴打新罗、收服百济,实力大增。
而高句丽的高光时刻,莫过于高建武……的弟弟当政时期,抵挡住了隋炀帝的三次讨伐,一时风头无两。
这个国家的野心被一次次喂大了。
在李世民横空出世时,高建武确实消停了一阵,一面佯装俯首称臣,一面观察辽东情况。
观察的结论是:早打、大打、打进攻战!
现如今,他的高句丽国占据了全面优势。
有兵有粮有内鬼,既占据平州地利,又把握调虎离山的战略主动。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高建武这边,营州都督府拿什么和我斗?
在得到营州军已经向西进发、增援平州的消息以后,他更是兴奋得合不拢眼,半夜醒来都要点灯看看辽东的地图。
仿佛那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辽东一取,他就可以进一步占领燕山防线。
等中原再乱起来,甚至可以展望一下燕山以南,大河以北……
高建武觉得自己优势很大,可以a上去了。
不出意料的话,前线的第一份捷报今天就能传到平壤城……
“报!”
信使不失时机地传来前线的报告。
“如何?全歼出营的营州军了吗?是否乘胜追击?是否占领城池?”高建武强压着兴奋,把疯狂颤抖的双手放在背后,平静地问。
无耻偷袭,甲兵骑脸,怎么输?告诉他怎么输?
“呃……”信使一怔,恭恭敬敬地递上前线战报,一个字也没有多说,逃也似的离开了书房。
高建武并没有察觉什么异样,接过书信,自言自语道:
“营州将是我大高句丽的核心州县,为了收拢民心、彰显我军神威,破城后只劫掠五天便可,七十岁……不,八十岁以上老人不得掳掠为奴。
“吞下辽东以后,本王是不是应该称帝呢?连败隋、唐,四方诸国就算不服也得服吧。”
他一边琢磨着“怀柔亲民”的政策,畅想着大高句丽帝国的美好远景,一边拆开战报。
草草瞄了一眼,却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怎么全文都是“平州”,营州只字不提?
主战场不是应该在营州吗?
文吏草率,写错了吧?
带着疑惑,他睁大了眼睛,仔细阅读这份战报。
然后发现,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无法理解了。
“我军几近覆没?在平州?被赤巾贼?!”
高建武如遭雷击,整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长久不能动弹。
不是将军,我们不是在重点攻略营州吗?
搞了半天,连营州的边儿都还没摸到?
却被自以为囊中之物的平州,掰断了手指?
而且还不是别人,而是一伙山贼?
甚至还不是打得有来有回,而是被单方面吊打?!
“不可能……呵呵,一定是写错了!前线将军谎报军情,当斩!”
高建武诡异地笑着,将战报一片一片撕得粉碎。
他的称帝梦,才刚做了几分钟。
被山贼吊打?和慕容燕一个德行?连个被渗透成筛子的平州都拿不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就在二十多年前,强大的高句丽军还打得隋朝败亡呢!
“来人啊……来人啊!”
高建武拍着桌子大声喊。
“大……大王……”近侍看着一地的碎纸屑,哆哆嗦嗦地上报。
高建武身体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就要吹倒似的,从牙齿缝里挤出一串命令:
“让营州方向的主力军,放弃营州。集结全国所有部队,雇佣北方靺鞨部落为先锋,征调全国适龄男丁为大军输送粮草,赋税预先征收五年。”
近侍越听,抖得越厉害。
大王疯了,他这是要让高句丽自爆吗?!
“集中一切兵力,向辽东进发。民兵蹲守长城堡垒一线,盯住营州军的行动。
“其余所有人马……”
高建武咬牙切齿地说:
“进攻平州!剿匪!”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能主动入局,但什么时候出局就由不得他了。
大唐一定已经获知,高句丽悍然入侵大唐领土。
天子一怒,雷霆一击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
但这个亡命之徒仍旧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自己还能翻盘。
翻盘的重点就在于,在唐军千里迢迢地赶来时,抢先一步锁住燕山防线!
而重点之中的重点,就是扼守要道的平州!
为了它,甚至营州也能暂时放一放。
“还有机会,只要把赤巾贼给剿了,只要把他们都剿了……哼哼,夺了燕山,李世民再生气又能奈我何?哼哼,哈哈哈!”
高建武发出反派的笑声。
一国对一州,正规军对民兵,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