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过来拿(第2页)

 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所谓“位面之子”这种说法。

 当然,他也没打算用自己的天灵盖去碰一碰这个概率。

 因此,如果非必要,他不想和李治正面对决。

 最好先等那哥仨争出个谁上谁下。

 “万幸,十三岁的李治,还只是一个半大不大的小年轻……”

 李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可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了。

 李明达的这场祸事,却挑开了李治暗中的心结。

 这样一来,哥俩起码还能在立政殿里继续安稳觉。

 嗯,至少暂时还算安稳。

 说到底,少年李治还是心机不够深沉,情绪不够稳重。

 遇上了让他迟疑不决的事情,就下意识地透露给了李明达。

 夺嫡的烦恼,是能和家人一起分享的吗?!

 “不过这也给了我可乘之机……

 “经历了今天的风波后,想必李治能接受教训,不会与我为敌了吧……

 “至少能拖延一些时日,让他不至于立刻与我为敌。”

 不论有没有所谓“位面之子”诅咒,李明李治的实力最弱小,是不争的事实。

 他俩如果开局就互相掐起来,那李治也别叫理智,改姓“若”算了。

 “李治虽然城府还没发育完全,但智力也不至于那么低下。

 “是什么契机让他突然想和我开干了呢……”

 李明心里琢磨着这个问题,转进了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又恢复了全盘掌握的姿态,只是眼眶还有一点红。

 “阿兕子没事了?”李明先声夺人。

 “嗯,她先回屋歇着。”李世民下意识地回答。

 然后后知后觉地发现,靠,话题主动权被那小子抢走了。

 从来都是皇帝问臣下,哪有臣下一上来就问皇帝情况的?

 谁是谁的领导啊?

 “咳咳!”他颇有威严地干咳一声:

 “晋阳公主遭遇急病,多亏你辽东节度使处置得当,才化险为夷……”

 “那你打算怎么赏我?”李明搓起了小手手。

 李世民嘴角一抽,反问道:

 “先把事情说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治为什么如此反常?”

 当时虽然事态紧急,李世民脑子一团乱。

 但观察力还是在的。

 最危险的事情解决以后,他就要开始追根溯源了。

 而李明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为尊者讳,直接把这事情摊到了台面上:

 “大概是李治无意间透露了我们兄弟几个自相残杀的未来,让李明达吃了一吓,才被枣核噎住。”

 兄弟,自相残杀……

 这两个词的组合,让李世民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几乎怒不可遏道:

 “一派胡言!”作为过来人,他对此可太有发言权了。

 “说那话的不是我,是李治,别把气撒在我头上。”

 李明果断甩锅,但一边还不忘戳戳李世民的逆鳞:

 “那你又为何刻意拉起我们四方势力,让我们兄弟打擂台呢?”

 这不就是纵容、甚至鼓

励我们自相残杀吗?

 这问题他早就想问了。

 按理说,李二是过来人,经历过玄武门之变。

 他如果不知道“兄友弟恭”、“竞争上岗”的破坏性,那就没人知道了。

 可为什么他却仍旧要做此安排?

 总不至于魏征死了,他就彻底放飞自我,想在自己驾崩前看个大烟花吧?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眼睛骤然幽深:

 “你觉得,如果我刻意压下你们的矛盾,仍旧铆死了李承乾这个储君,你们就不会自相残杀了吗?”

 “这……”李明一时语塞。

 这问题他倒是思考得比较少。

 因为他早就知道答案了——会。

 而且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场覆盖全国的清洗、政变、甚至内战。

 他就是以此为前提,进行着一切准备的。

 “或许在我死前,还能镇住你们这四个宵小。

 “一旦我死了,会发生什么?

 “我不妨一一与你推演一番。”

 李世民掰着手指头:

 “如果李承乾继承大统,他一定不会放过李泰,也未必会放过你。

 “而你必定不会束手就擒,李泰也不会。

 “同样,如果换李泰上,李承乾与你也不会善罢甘休。

 “至于李治……”

 一想起李治刚才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李世民就恨铁不成钢。

 尤其是和李治形成鲜明对比的李明,还鲜龙活跳地站在他面前,更是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李治还小,各方面能力还有所欠缺,若是选他,你们兄弟三个和天下人都不会服的。”

 不,李治只是过于闷声发大财、还没显山露水罢了,他是三兄弟里最有潜力的那个……李明心里吐槽,口头上连连称是:

 “没错没错,我们都不服哒。”

 提前扼杀那个位面之子。

 “既然你们在我事后无论如何都会闹将起来,那不如趁我还能说一不二的时候,先让你们闹一闹。”

 李世民站起了身,背着手踱步道:

 “只要我还在,你们就还能在规制的框架内竞争,不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谓“不可挽回”的后果,不用李世民明说,李明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