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铁索横江(第2页)

“嗯……”李明却并没有露出轻松的表情。

他眉头紧锁,摸着光滑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与此同时,工作船也没有闲着。

当掩护部队正在和对方纠缠的时候,他们卖力地挥舞锤头,终于将铁钎打进了锁链之间的锁孔,成功解开了横江铁索——的第一道。

毕竟大明虽然富强,但是和大唐并没有科技代差。

大唐费尽心力布置的厚重铁索,大明不可能吹口气就让它断开。

而在前方,少说还有几十条一模一样的沉重锁链。

工作船开上前,继续吭哧吭哧地工作着。

而整个大舰队整好了队列,乖乖地在工作船后面跟随着。

民夫觉得自己背负了不属于自己这个段位的压力,都快把锤子抡出残影了。

但是明军再怎么想使劲,用力的点只能在一根铁钎上。

所以有再多人也使不上劲,没法多线程开工。

大明的水陆两支大军,只能看着一条小船上的几个民夫抡锤头干着急。

李明的眉头越皱越深。

“有没有办法能更利索地把铁索斩断?”

薛万彻指了指汾河两岸。

“铁链是固定在石壁上的,利用自重挂在了河面上。只要把石壁凿碎,铁链不就散了吗?”

契苾何力不禁佩服老伙计的聪明才智:

“说得好,那你飞上悬崖峭壁,去把那固定的桩子砸了?就算你真能飞上去,你猜唐军在那地方是不是蹲着伏兵,等着一箭把你射下来?”

薛万彻不说话了。

他相信,以唐军的猥琐,这种守株待兔的事情不说板上钉钉吧,至少也是十有八九了。

“以陆制水,这手玩得溜啊,这样下去是不行……”

李明看着那条亚历山大的工作小船,常常叹息。

契苾何力立马附和道:

“是啊,若是因此耽误了行军速度,耽搁了统一天下的进程,那可就着实令人……”

“时间在我这边,慢点就慢点。无非是写封信给北边,让侯君集他们放缓行军速度,这不打紧。”李明说道。

契苾何力一秒改口:

“欲速则不达,陛下英明。”“问题是……”李明愁眉不展。

“铁索确实能够迟滞我军舰队的前进速度。

“倘若对方趁我方解除铁索的间隙,再多布设一些纵火船,那……

“结果还会像今天这般走运吗?”

薛万彻的思路倒是一如既往的直接:

“既然水师难以跟从我军北伐,那不跟不就行了?

“平时我们打仗,也不见得一定要有舰队的支持啊!”

…………

事实证明,不行。

战局千变万化,薛万彻的经验在山西战场并不适用。

离开了水军的支持,大明陆军的进展不能说举步维艰吧,但也可以说是处处受阻了。

薛万彻:“补给还没到吗?”

契苾何力:“运粮船被铁索围得水泄不通,落在后方约二十里。”

薛万彻:“怎么还卡在二十里处?这都过去三个时辰了!”

契苾何力:“敌军铁索太多,辅以纵火小舟骚扰,我军四面楚歌……”

薛万彻“……你乱用成语也就算了,能不能好歹说点吉利的?我们这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如果补给跟不上,那可真就了得下去陪楚霸王了。”

明军两位主将之间,这样的对话越发频繁地发生。

虽然陆上的辎重队伍不是没有,但是补给效率和水运简直是天差地别。

何况还是在表里山河的古晋国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行军路线无不依傍江河,就是固定的这么几条,很容易被伏击或被关隘阻挡。

这也是为什么在南北朝大乱斗以后,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少,像苻坚老哥那样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大军几乎绝迹的原因。

后勤,后勤,还是后勤。

离开了水运,大部队的后勤补给真的非常捉襟见肘。

而除了后勤问题以外,水军对陆上作战,还有一层意想不到的作用。

薛万彻:“前方又发现了唐军的碉堡?见鬼,他们是属地鼠的吗,怎么到处打洞盖堡垒?”

契苾何力:“想必是在作战中,偷师了我军的山地战法。唐军也是不耻下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