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历代先哲上我身

汾河中,明舰向南;河两岸,唐军向北。

两边的打工人各走各的路,各自安好,维持着一种剑拔弩张的诡异和谐。

“唔……”

薛万彻的铜铃大眼紧紧地盯着过路的唐军,深刻的眉宇之间写满了不爽。

瞪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大吼一声:

“我们就不能干他们一仗?”

大唐孤忠契苾何力虽然没有像他的老伙计那样,如此渴望战斗。

但是对于放走这支唐军北上支援晋阳,他也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中原有句古话,叫做唇亡齿寒。

“现在蒲州这片‘唇’未亡,晋阳这颗‘齿’想必会愈发难以拔除啊!”

卧龙凤雏一哼一哈,听得李明心烦。

他揉了揉发疼的脑壳,没好气地回怼道:

“你们有本事,能当着齐装满员的唐军的面,将大部队安然无恙地运到岸上?”

这一顿训,就把哼哈二将给训得没脾气了。

诚然,明军大部队如果列出堂堂之阵,自然是不虚这支唐军偏师的。

问题是,明军没法列阵,明军在水里,手再长也够不到岸上的唐军。

何以解忧?唯有登陆。

可是你敢赌唐军是宋襄公,会眼睁睁看着明军登陆、列好队列、摆好造型,再正面开打吗?

朋友,礼崩乐坏已经几千年了,春秋时代的战法早就已经落后好几个版本了。

“那怎么办,我们难道眼睁睁看着这支军队驰援晋阳?”

行动力素来极强的薛万彻,有点坐不住了,焦急得抓耳挠腮,指着岸上一名领军的唐军骑兵大声道。

“陛下您看,那些唐军虽然人长得和猴子一样,但是盔甲齐全,精神也很饱满,那都是在蒲州无所事事,养出来的。

“晋阳如果能够得到这样一支生力军的支援,那么其防御力无疑会大大加强,我军破城的难度陡增!

“加上李靖自说自话改变了南北对进的战略,破城的压力全在陛下的身上……”

李明斜了他一眼:

“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唉算了,没什么。”薛万彻沉闷地垂下了脑袋。

…………

“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明贼扬长而去,而不能半道击之?

“等他们回去休整完毕,卷土重来,我等如之奈何!”

一模一样的对话,同样发生在唐军阵营。

看着败逃的明军,唐军也按捺不住燃烧的小宇宙了。

因为明军他们见多了,但是“败逃”的明军可真是个稀罕物。

不趁机给敌人来个火上浇油,难道只能睁大眼睛,看着敌人大摇大摆地后撤吗?

但是事实是,除了放走溃敌,唐军也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比如追亡逐北什么的。

因为明军后撤走的是水路,而制海权一直牢牢地控制在国力更强、制造业更发达的一方手里。

“半道击之?婢养的,你有本事下河去击他们呀!”

这支唐军的领军将领——英国公李世绩之长子——李震,没好气地吼着多嘴的下属。

作为“将二代”,他没有老爹的内敛,脾气很是火爆。

但是火爆归火爆,他又不是弱智。

明军在水里,岸上的唐军拿头去打?

距离遥远,明舰的龟壳又是出了名的硬,你哪怕朝他们射一根箭过去,那都是纯亏的。

不如互相无视。

“嗯?”

恰逢此时,李震发现。

明军舰队领头的那条船上,一位披甲鸮冠、眼如铜铃的军官正站在前甲板上,用手指遥遥地戳着自己,和周围的人指指点点。

虽然听不清那汉子在说什么,但想必不是什么好话。

“婢养的……”李震暗啐一口。

因为只能对敌人行注目礼,李震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

现在又被别人当面指指摘摘,他这小暴脾气“噌”地就上来了,登时一甩手中的缰绳,指着船上那铜铃眼将军,破口大骂:

“兀那泼皮无赖,只会剪径的山匪!也敢指点你大唐阿翁!”

…………

薛万彻正因为没法正义制裁那支唐军而生着闷气。

便见岸上那打头的唐军骑兵用手指着他,喷出一连串不堪入耳的詈语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