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秋水用户39256703

第38章 夏夜之行(第2页)

 

 听她的意思,对于走铁路,她也着轻车熟路的一面。
 

 “这样,就先走一段铁轨,

再过一阵子,再下来走路基。”我建议道。
 

 她点点头:“嗯,走点铁轨,换一点感觉……”
 

 “嗯,找一点久违了的感觉。”我赞成道。
 

 要说这走铁轨,要点就在于,要控制好步幅,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那尺寸,就在两根枕木之间。穿着中跟凉鞋,她还能走得溜熟,功夫确实不错。再走出一阵子之后,只听她这样唱着:
 

 曾经以为我的家,
 

 是一张张的票根。
 

 撕开后展开旅程,
 

 投入另外一个陌生,
 

 这样飘荡多少天,
 

 这样孤独多少年……
 

 如果是听原版的录音磁带,在前奏响起之前,先有一段火车的汽笛声:“呜——”的一声长鸣之后,那前奏,悠长的慢板,带有几分幽怨,轻轻地叩击着听者的心坎。
 

 而这一刻,尽管没有伴奏,一时半会儿之间,也没有火车汽笛的长鸣,冼茹霏的清唱,依然就像那夏夜里的丝丝凉风,褪去了燥热,又夹杂着丝丝缕缕的憧憬,就像那珠玉一般,落在了我心头那原本平静的湖面上。
 

 小时候,看一些和流浪、漂泊有关的文字和影视作品,不时会涌上某些莫名的神往,甚至还有点羡慕。想想也是,当时少不经事,只是隐隐觉得,外面那么大,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能够到外面闯荡一番,那该多好啊!只是,常年在外的话,你又会觉得,外面的那一切,除了精彩,又有多少的无奈与酸楚与苦涩啊!于是,你又想着归来,想着回到熟悉的故乡去,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
 

 宁静的港湾,在等着远航归来的船只。对于船上的人来说,对于那避风港,多半都会有着某种依恋与期待吧?是啊,漂流与漂泊,并不是目的吧?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你都会想起刚刚走出家门的那一刻……
 

 “阿轩,唱得怎么样?”冼茹霏这样问道。
 

 “我,我有点沉醉了……”我这样回答道。
 

 确实,她的歌声,温润如玉,自有一番动人之处。甚至,我还想起了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尽管歌声与琵琶声不尽相同。只是,那种听觉上的熨帖之处,依然是相通的。我只觉得,那“大珠小珠落玉盘”,说的也不尽是乐器的声音吧?
 

 也就在这时候,北边的远山,隐隐传来阵阵雷声;道道亮光,将那远山的轮廓,映照得格外绚。
 

 “哦,会下雨吗?”她这样问道。
 

 “那些闪电的亮光,依然比较远,”我缓缓说着,“再加上这些雷声,也是从山的那一边传过来的。因此,就算是下雨,应该也不会太大。”
 

 考虑到她有点担心,我就把话说得轻松一些。
 

 走下铁轨,走到路基上,她这样说道:“其实,下点雨,也没什么的,凉快一点,不是更好吗?”
 

 听她这样一说,我也就放下心来。
 

 指了指前方,我这样说道:“再过几百米,就是火车站了……”
 

 “到时候,就算是下雨,”她接过话,“我们也可以到里面躲一下。”
 

 接下来的一段路,我们的步子,却出奇的小。
 

 而且,一时半会儿之间,我和她,都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我所想的,主要就是,闭一下嘴巴,慢慢体会一下这难得的宁静。那么,这一刻,她也是这样想的吗?
 

 望着火车站的方向,我边走边寻思着:要说这样的一段路,我也不至于太陌生。在最近将近六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都是这样走着的。然而,这样的一个夜晚,那种新奇的感受,还是像那小草破土而出似的,不可抑止。人的感觉,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
 

 确实,以前这样走,是为了乘火车回家;而且,都是在下午。现如今,却是在夜晚,此外,我的身边,还有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我和她这样走着,似乎只是为了打发一下时光。因为,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回到电影院,去看那第二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