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内应(第2页)
如此说来,这成功与失败,主要就取决于马先生的一念之间。既然是这样,作为此次行动的负责人,我还能够再多说什么呢?
上一次,我和徐海韬路过总督府的时候,也曾经说起过数十年前的刺马案。此刻想来,如今的这个夜晚,我和几个同仁,前往总督府,倒是有点巧合了?
其实,要说起此行的输赢成败,我也说不上有多少把握。我想得更多的,其实倒是,如今的局势,对于我方,并不有利,至少,兵力上一比四的劣势,一时半会儿之间,就是难以抹平的了。至于援军,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多少确切的消息吧?因此,当务之急,依然是要利用好现有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想起那“擒贼先擒王”的计策,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嗯,此时此刻,如果徐海韬就在身边,我的心里,或许就会更为踏实一点,或者说,就会多添一点点底气。
毕竟,这样的事情,过于重大,而且,我又是第一次去做,缺少必要的经验。不过,事情总是要去做的,总是会有第一次的。
由此,也就不难想象,人的历练,人的阅历,别人是替代不了的。换一个角度说,别人说得再多,如果你没亲身经历过,总还是隔了一层的,难以身同感受的。就像,如果没有这几年的耳闻目睹,对于这个日薄西山的王朝,我也不会有多少切身的感受与体会。也正因为这几年的历练与磨难,对于一个全新的未来,我才会憧憬不已。
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很简单,然而,真要回答清楚,其实并不容易。最初,在那样一个暮春雨夜,我开始在想,如果能够到那金陵城去,又该如何呢?身处穷乡僻壤,对于大都市的富庶繁华,自是心驰神往。确实,单是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足够让人浮想联翩的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不读书,还是大有区别的。欢喜读书的人,就会记住一些事情,记下一些文字。如果光看表面,似乎也没什么特异之处。只是,总会有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那些文字,那些事情,就会掠过你的心间,让你寻思不已。简单地说,你的现实,就会和前人的经历,连在了一起,就像那丝线一般,缠绕不已,难以分开。
那样的一个开端,看上去也像是寻常不过。只是,那样的开端,就像那小草一般,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破土而出。于是,再过一些日子,当养父说起要到城里去的时候,我尽管有点诧异,然而,与此同时,却也是激动、欣慰不已:这样的一件事情,不就是我念念不忘的吗?既然是这样,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于是,那个午后,坐在车厢的后面,我的心思,就那样信马由缰,难以抑制。是啊,真要如愿以偿了,思绪如潮,也是很正常的嘛。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了:金陵城外,离城门数里之遥,竟然遇到了劫匪!
此时此刻,我依然忍不住这样想:如果当初没有遇到这件事情,那又会怎样呢?思忖再三,我倒是渐渐意识到了,这一切,其实是早就有预兆的。只不过,我囿于阅历,一时难以觉察而已。
这样的一个弯,如果没能转过来,多半也就不会有如今的这一切了。我这样想,倒不是说,自己早就麻木,只想着听天由命了。而是,经过那样的变故,我渐渐的意识到,作为一个人,自己不过是时代浪潮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有着身不由己的一面。不过,既然时代的潮流就在那儿了,那么,你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该如何去面对它?
现如今,对于生父当年的安排,我依然是颇有微词。然而,一旦我跟徐海韬再次重逢,我的心思,却又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那就是,对于父亲当时的建议,多了几分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