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座江山,是朕的江山,天下的子民,是朕的子民,朕会严查!一查到底!(第2页)
刘健和李东阳的性格截然相反,刘健处处树敌,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宦官,都对刘健敬而远之。
内阁首辅刘健又臭又硬,朝堂之外,他不与任何人结交,哪个官吏想要同刘健攀关系,千难万难。
刘健的好友,一掌之数。
不过,正因为刘健刚毅,做事情敢于决断,弘治皇帝对他十分放心,临终前,弘治皇帝嘱咐刘健,一定要辅佐好朱厚照。
朱厚照新登基,鞑靼三十万大军南下,在无法见到皇帝的情况下,内阁首辅调兵遣将,驰援大同,毫不拖泥带水。
在内阁成员中,刘健和李东阳都不是最有才华,最有才华的人是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
谢迁秉节直谅,见事明敏,善持论。
他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皇帝,政绩卓著,时人云“李公谋(李东阳的谋略),刘公断(刘健的当机立断),谢公尤擅辩(谢迁的能言善辩)”,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
……
朱厚照雄视着满朝文武。
在这满朝文武之中,有忠有奸,想要把皇位坐稳了,就需要在龙鱼混杂之中把忠于自己的人提拔上来,把没有本事的人拨弄下去。
鞑靼兵败的消息让满朝文武振奋,正德皇帝又下达了多条政令,每一条政令都正中要害,陛下满腹韬略让人刮目相看。
一个月前,正德皇帝登基的时候,满朝文武还对皇帝心有担忧,他们担心陛下年幼,被宦官蛊惑。
谁能够想到,陛下竟然识破了宦官的蛊惑,并在盛怒之下,诛杀了刘瑾。
直到现在,王阳明击溃鞑靼,陛下颁布政令,满朝文武终于意识到,正德皇帝是一位雄主!
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热泪盈眶,他们所期盼的明君,终于到来了。
朱厚照看着朝中大臣,开口说道:“鞑靼被击溃,大同之围已解,朕很欣慰,但是,朕一刻都不敢停歇,朕怕朕稍作停歇,就有宵小之辈,在朕的头上舞动刀戈!”
朱厚照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到,如同金石碰撞一般,振聋发聩,满朝文武皆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