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科举取士最后一考:殿试!(第2页)
礼部尚书杨一清的府邸前,几名高中的进士拎着砚台古籍画卷来府上拜访。
送银子是行贿。
送酒肉是劳军。
送砚台古迹画卷则是拜访老师。
杨一清是这一届科举的主考官,所有高中的进士,都是杨一清的门生,而这些同年科举高中的进士,互称同年。
这几名高中进士的考生,分别是夏言、杨慎、仇鸾。
除了夏言没有任何背景以外。
杨慎的父亲是吏部尚书杨延和。
仇鸾的祖父是宁夏总兵仇钺,仇鸾自幼习武,祖父又教习他兵法,此次进京赶考,仇鸾本来不抱什么希望。
可是谁想到,仇鸾对海军的建设眼光独到,引起了朱厚照的重视,把他的文章从落榜的文章里选了出来。
三人住在一个旅店,在一个考场考试,同时高中,自然是相互结交。
想要在帝国官场存活下去,必须要结交同年,形成一股客观的政治力量,这才不会受到官场排挤。
夏言、杨慎、仇鸾三人相互欣赏,结伴来拜访老师。
……
礼部尚书杨一清将三人接到府里后,杨慎拱手拜道:“叔父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杨一清将杨慎搀扶起来:“贤侄快快请起。”
杨慎的父亲吏部尚书杨延和,杨一清与杨延和同殿为臣,两人有着二十年的交情……
不过,这一次科举,杨一清为了避嫌,不与任何朝臣交往,谢绝见任何好友,亲戚往来,也全部停了。
杨一清为了科举的公正,不仅严格律己,也严格要求府邸的下人禁止访亲问友!
“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夏言和仇鸾行拜师礼。
“来人,备上一席丰盛的酒菜,恭贺你们进士及第,此宴名为:进士及第庆功宴。”
杨一清宴请三位学生吃酒,席间杨慎和夏言都做了几首好诗,只有仇鸾磕磕巴巴的一首诗也没有做出来,引得杨慎
和夏言纷纷嘲笑,仇鸾也只能痛饮三大杯……
……
科举最后一场!
殿试!
正德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在太和殿前的白玉广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