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身为人臣,当以思国、思社稷为重(第2页)
在刘健的细心安慰下,双眼渐渐清明的李东阳,重重点头说道:“多谢刘阁老的提醒,老夫明白了。”
……
天子诏令、国书,时经不过半日左右,已相继从京师中出发传于各地、各属国。
二十四功臣图一事,固然令他国震惊,感慨帝国人才济济。
但最为令他们难以置信的,还是水稻改良种植一事。
各属国不同于帝国,他们没有广袤的土地、充盈的人口,反而土地贫瘠、百姓稀少。
无论是生产、种植还是治理国家上,都要远远落后。
直至他们看到帝国每亩良田产量时,仿佛像是在做梦一样,感到不可思议。
在他们的国家中,每亩量产能达到五十石就已经是上天庇佑、大丰收了。
至于二百多石粮食,他们想都不敢去想。
粮食上的短缺、土地上的贫瘠,即使各属国君主有心扩增百姓们的数量,恐怕也无能为力。
没有粮食作为支撑,届时只会加剧国内百姓们的恐慌,造成更大的动乱。
一时间,各属国君主纷纷向往能一览这改良水稻,究竟如何。
若是能种植在他们国家的话,必然将会对他们整个国家影响巨大。
不过,这改良水稻技术他们自然也是清楚,如此先进的技术想要从帝国手中获得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用金银去买的话,别说他们能不能拿出等价值的银两,即使可以,恐怕帝国也不会看得上这些。
至于去抢?他们更是不敢去想,甚至提都不敢提及此事。
要知道这可是帝国啊!天子随便跺跺脚都会令整个世界各国为之颤抖的帝国。
让他们这样的小国去拔老虎的胡须,结果就是连渣都不剩。
……
帝国国内,天气已经转寒,各地百姓纷纷开始储备着过冬的粮食、棉服等等。
时经数月,在对改良水稻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后,已经得出最终的结果。
养心殿内。
将结果写在奏折上的梁储,呈递到天子手中禀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