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925伍家(第3页)
于是林则徐登场,他刚到广州府直接拿十三行的总商怡和行开刀。那个时候怡和行是伍秉鉴的儿子伍崇曜负责,他不得不劝说洋人们做出妥协、再自掏腰包购买烟土。
伍崇曜凑齐1037箱烟土上交,这数字对于林则徐来说就是羞辱、相比较市面上流通的烟土这一千箱太过于敷衍!
林则徐下令逮捕伍崇曜、首富之子哐当入狱,伍秉鉴也被摘掉三眼花翎、最后不得不交了16万两白银买平安。
1840年是东方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伍家、十三行丧钟敲响之时,作为总商的伍秉鉴号召全体商人为清廷募捐、提供军费、修建堡垒、建造战船等等。
这不是说这些商人有着爱国之心,一旦战争失败、清廷必定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府一口通商的外贸垄断权被彻底终结。
随着战争的结束,英格兰强迫清廷签署《广州和约》、第二款规定要将银600万元缴送英格兰作为战争赔款;其中200万元由十三行承担,伍家承担其中100万银元。
为朝廷捐钱的伍家还被民众扣上了汉奸的帽子,从名扬天下到臭名昭著、伍家的名声彻底臭了。
随后的《南京条约》,十三行再一次承担了赔款、伍家再一次认缴了100万银元、清廷赏了一顶三眼花翎;据说伍家从1800年到1843年,先后自愿或被迫捐出了1600万两白银。
五口通商的落地、彻底废掉了广州府十三行的一口通商特权,作为行商之首的怡和行遭受毁灭性打击。
1842年12月23日,伍秉鉴给他在美利坚的朋友罗伯特·福布斯写信道﹕“如果我现在是青年,我会认真地考虑乘船前往美利坚,在你附近的某处定居。”
美利坚历史学家埃里克·杰·多林在他的书里面说:“1843年9月4日,伍秉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为旧东方贸易画上具有象征性的句号。他几乎是广州体制的化身。”
伍雨婷说得很是生动形象,自己的阿公伍崇曜也难以维持家族的辉煌、只能眼睁睁看着家族不断衰败、直到1863去世。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朱文聪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