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966志向(第2页)

 58年唐廷枢弃官从商、在香江投资了两家当铺、专门负责棉花的出口贸易、成为洋行收买东方棉花的代理机构。 

 61年自身出色的能力得到了怡和洋行的认可、双方合作进一步加大。唐廷枢不满足棉花贸易,同时扩展了丝绸、茶叶、航运等业务。 

 63年唐廷枢成为怡和洋行的总买办,简单来说就是怡和洋行在清廷的利益代言人、帮助洋行赚钱抽取部分佣金、而主要收益是利用职务之便捞钱。 

 “皇上、据草民了解,华商会似乎全是汉人组织起来的机构,他们宗旨是再造东方、为万世开太平,不知是否是真的帮助清廷? 

 九鼎是世界级的大公司,所以对清廷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但华商会是汉人的组织,主要业务也全都在清廷。 

 我之前和东方九鼎实业公司做过棉花贸易,他们不像是洋人那般贪得无厌,他们更尊重东方的文化。 

 他们鼓动江南一带的民众种植棉花,不仅不剥削农民的价值、还帮助他们创收、我当时被震惊到了!”唐廷枢不由闲聊起来。 

 “其实这是互利互惠!毕竟当时美利坚处于内战时期,全球的棉花产量锐减、所以必须把欠缺的产量补上来。 

 一味的剥削只会恶性循环,所以不如让利给那些农户,他们只有赚到钱了、才会更加卖命的干活。 

 结果来看我的决策是对的,美利坚内战时期、我们东方棉花供应全球、取代了美利坚的位置。 

 虽说后续被各大洋行强行打压、出口受创,但我们也调整了战略方向、从外销转到内销。 

 现在我回到了东方、那我必须要重新拿回我们的市场地位,谁也无法阻止九鼎出口。 

 我的目标是让我们东方造的物品摆放西方的货柜上,钱不能让他们西方人全部赚走!”朱文聪直说着。 

 唐廷枢此时很是激动,朱文聪就是自己的榜样、自己的神,他是唯一能和西方资本扳手腕的人。 

 当初做棉花贸易的时候,唐廷枢眼睁睁看着大半多的利润进了洋人口袋里、这本该是属于东方棉花商人的钱。 

 “听说你准备筹建一家仁济西医院?需要我资金支持吗?”朱文聪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