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两个世界(第2页)
两只手垂落在两旁,手里拎着文件包站着一动不动,十足的小学生模样。
钱度看了他一眼,继续盯着自己的平安树:“觉着大陆首都怎么样?适不适应这边的生活。”
“挺好的,钱先生,京城比我想象中的要更繁荣更发达,不过...”
“不过什么?”
于志高暗骂自己嘴快,可老板问又不能不答,支支吾吾道:“不过,大陆的城市化跟香江比,还是有很
大的差距。”
听着最后那几个字跟蚊子声儿似的,钱度很满意平安树的恢复,裁剪加换过土后夏季长势惊人,新叶子舒展翠玉,没有一点焦黑。
“紧张什么,你说的这是实话,香江早在八十年代就是亚粥四小龙之一,更是亚粥服务业金融业中心,发达城市,大陆改开才多少年。”
于志高不敢接话,只是头低了低。
钱度继续道:“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打肿脸充胖子才要不得,香江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是比大陆发达,可不管是城市规划还是产业投资,已经开始逐渐趋于饱和,而大陆市场广而阔,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不然为什么港资会成堆成堆的往内地跑。”
香江维多利亚港的高楼大厦,现在看是什么样,十几年后看还是什么样。
产业更是被几大家族瓜分交叉持有,生意当然可以继续做,也会不断有新晋富豪诞生。
只是作为像他这样的投资人,一定不会继续把目光放在香江那一亩三分地上。
起码他所知道的李嘉诚,早已经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地开始投资,资产多元化,财富才能实行更高一级的突破。
虽然很不想承认,可钱度现在应该的确是国内最大的资本头子,没有之一。
“通知于大河,中午灯市口的轩鼎楼见面。”
“好的钱先生。”
从天昂鸟服装公司成立第二年开始,成立的希望小学建设和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这几年的活动一直没断过。
可于大河一直挂在天昂鸟服装公司下面工作,钱度计划正式以自己的名义,在成立私人基金会的同时,成立一家慈善基金会。
青年教育出版社的收入自己虽然从一开始就没拿过,可具体数额还是有记录的,这点钱以前够,老实讲现在来看就差点意思了。
于志高没有拿出电话簿,那玩意儿他没带在身上,作为二十岁出头堪堪毕业的高质量大学生,两天时间抽空背个电话簿还是简简单单的。
中午轩鼎楼,于大河先一步,早早赶了过来。
钱度车刚到店门口,人已经机灵的从屋里跑出来开车门。
“钱总。”
“嗯,进去说。”
二楼包厢,服务员先上一盘免费赠送的西瓜,再上菜。
钱度看着于大河,笑道:“紧张什么,坐下说,最近工作怎么样?”
“一切都好钱总,您找我来是...”
“没什么,就是想听听你的工作汇报,如果可以,我想扩大捐助力度。”
“钱总,从八六年开始,我们前后在冀省和豫省偏远县城乡镇,一共捐助建成了五十三所小学,贫困生资助到现在为止一共有七万三千两百一十二名。”说着,于大河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来的时候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怎么这么少?”
钱度可不相信现在大家伙儿,尤其是乡下的家庭,都能供得起孩子上学。
贫困生资助,钱度的想法很简单,家里有困难,实在上不起学的,孩子又特别想上学,可以申请。
由他资助,每年的学杂费全包,上到初中资助到初中,上到高中资助到高中,如果能考上专科和大学,还会发奖学金,四年学费照样全包。
整个过程仅靠他们一家民营公司肯定不行,需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各地正府配合进行宣传,好在天昂鸟公司和林一达的体量现在有足够的分量。
能够在推行的同时,监管好资金的使用情况,一个小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加起来拢共不超过六十元。
七万三千多名,这也太少了!
“钱总,申请助学金的人很多,可我们之前的担忧是真的存在,家长领了钱用到别处,孩子照样上不了学,或者刚开始答应的好好的,可学上一半突然就不上了,我下去一问,说是买种子化肥了,你说这...”
于大河刚开始只当这是份事业,可以证明自己,慢慢往上爬的事业,可自打他真的下到那些小山村,一步一步走完后,心里大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