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章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第3页)

 

但是没有调料,做出来的都难以入口,还不如吃树叶草根,这也就是为什么百姓们宁愿饿着,都不愿意食用蝗虫果腹了。

 

最后一招是引火烧蝗,早在春秋时间就已经使用了,《诗经》中说‘秉被蟊贼,以付炎火’就是用火烧蝗虫。

 

飞蛾扑火,蝗虫也是如此,人们在漆黑的夜晚,点起篝火吸引蝗虫,然后趁机扑杀。”

 

众人眉头依旧紧皱。

 

防患于未然是好的,但汉中、关中平原面积何其大,得反复的检查,这将相当于将耕地翻三四次,蝗虫卵只有两到三分长,虽然是卵块形式存在,那也得蹲着一点点的扒开,工作量太大了。

 

排除了防患未然外,那就只能扑杀了,但扑杀难度更大。

 

“诸位,朕倒是有个想法。”

 

崇祯出声了:“首先,蝗虫喜欢干旱、温暖的环境,但现在是干旱寒冷,即便是夏天,都比往年凉快太多了,这种情况下,蝗虫出现的几率已经降到极低了。

 

对这种事情我们不能因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蝗灾害,而放弃南水北调再造汉中江南。”

 

“的确是这样!”

 

韩癀也是点了点头:“宋院长,徐院长的那本书中有统计过蝗灾出现的频率。

 

秦汉时期约为八年半到九年一次、两宋三年半一次,元朝是一年半、大明是近三年一次。

 

而在统计的这些年份中,平均是三年左右一次区域性蝗灾,五到七年差不多少有一场席卷大半个国家的蝗灾。

 

陕西大旱已经十年了,但还未出现蝗灾,这跟过度干旱和寒冷有很大的关系。”

 

宋应星长长了叹了口气:“希望是我多虑吧!”

 

见宋应星依旧是满脸愁容,崇祯继续道:“宋爱卿,即便是真的出现蝗灾,朕还有几招保管有用,能在短时间内干掉蝗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