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 崇祯新历,憋大招(第2页)




    崇祯暗暗的提醒自己,而后看向王徵:“格利历的算法我们暂时是没有搞明白,但不妨碍格利历的便捷性,尤其是公元纪年这个事儿。



    王爱卿,公元纪年这个事儿你写一篇奏疏,将来龙去脉讲清楚,朕希望以后在纪年的时候采用年号纪年、干支纪年法、公元纪年等三种方式。”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公元纪年到底和基督教有什么关系他们不清楚,但至少在纪年上比年号和干支纪年法要简单和一目了然。



    例如讨论成化犁庭这件事儿,知道是发生在成化三年,谁他么的知道成化三年是哪一年?距离现在多少年了?



    想要知道,得先知道中间有多少代皇帝,每位皇帝在位多少年。



    诸如成化二十四年、弘治三十六年、正德十七年、嘉靖四十五年、隆庆六年、万历四十八年、泰昌一个月、天启七年,崇祯八年……这么一算才知道原来成化犁庭距离现在一百七十七年了。



    即便是用干支纪年,成化犁庭又称之为丁亥之役,可这丁亥到底在六十甲子中排在第几?中间又轮回了几次,普通百姓谁知道?



    可若是用公元纪年,诸如明朝最大的地震是嘉靖三十四年华州大地震,波及五省一百零一个州县,据记载有名有姓的死了八十三万。



    史书可以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五年,华州地震,猝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翼完卵,亡八十三万,余者不计其数。”



    百姓一看就知道,华州地震是发生在一五五年,距离今年已经七十九年了,而不是再算算有几位皇帝、各在位多少年,然后后再相加。



    虽然公元纪年是西方的,华夏也有自己的纪元方式,但在崇祯这里一直都是秉持着实用主义,哪个好就用哪个,不是非得坚持中华传统。



    即便现在他不推行,难道数十年后大明商队航行在各大洲之后,不会被影响吗?



    待王徵回应之后,崇祯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淡淡道:“计重单位统一和纪年方法统一标准算是题外话,我们再来说说煤炭补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