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13(第3页)
随着联盟各项工作逐步推进,林宇越发忙碌。在一次联盟组织的技术攻坚项目研讨会上,各方代表就新型储能材料的研发方向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一位来自美国的材料学专家汤普森大声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沿着目前热门的固态电池材料路线深入研究,这是市场最急需的方向,能快速实现成果转化。”而来自日本的科研小组负责人佐藤却持有不同意见:“汤普森先生,虽然固态电池材料前景广阔,但我们不能忽视氢燃料电池相关储能材料的潜力,它在环保和能量密度上有独特优势。”
林宇见双方僵持不下,便站出来调解:“两位专家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或许我们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案,成立两个并行的子项目组,分别对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储能材料进行研发。同时,设立一个联合协调小组,定期交流两组的研究成果,促进技术融合与创新,这样既可以兼顾不同方向的优势,又能避免资源的过度分散。”众人听了林宇的提议,纷纷表示赞同。
回到公司内部,敏捷管理变革进入试点阶段。在一个试点项目的周会上,敏捷团队的成员们正汇报工作进展。一位年轻的程序员小李皱着眉头说:“林总,按照敏捷开发的要求,我们频繁地调整任务优先级,导致一些原本计划好的功能开发进度滞后,而且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成本也在增加。”
林宇沉思片刻后说道:“小李,这确实是在变革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敏捷项目管理工具,比如看板工具,将任务流程可视化,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任务的流转和优先级变化。同时,每天增加一个 15 分钟的简短沟通会,专门用于解决跨部门协作中的问题。大家也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
在林宇的协调与推动下,公司内部的变革逐渐走上正轨,试点项目也开始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而国际绿色能源联盟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各方合作日益紧密,多个联合研发项目都有了不错的进展。林宇望着办公室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心中明白,无论是公司还是联盟,前方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坚持创新与合作,就一定能够在绿色能源的伟大事业中持续书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