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人杰地灵云山村

 县太爷和师爷对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师爷看着面前的四个菜:拍黄瓜、花生米、红烧鱼、韭黄炒鸡蛋。

 再品了口杯中的果酒,这酸酸甜甜的味道,绝对是韩东家送的中秋节礼。

 由此配置可以看出,老爷是真高兴了,不然这酒他能留到小年再喝。

 不得不说,县太爷是真抠门儿。

 三十岁那年,参加恩科中了举人,没钱、没势、没门路,到了三十二岁才派官。

 在青山县地界一待就是十一年,错处没多少,功劳也不多,年逾不惑,升迁无望。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使是政声清廉的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也有十万两白银的进账。

 可人家是五品知府,他是个毫无背景的七品知县,他哪敢伸手啊!

 苏家那样的豪富,他更是不敢轻易招惹。

 有孝敬的他就拿点儿,索要贿赂他是万万不敢的。

 因此田大人虽然抠门又窝囊,政务上也没什么建树,但在百姓间的官声还是挺好的。

 若不是那韩家小哥儿异军突起,在税收和农作物种植上均做出卓越贡献。

 更是在去年承包了几条土路的维修,给他的政绩添砖加瓦,他都混不上考评良好。

 今年随着政绩考核下发的虽不是升迁文书,但好歹也让他官升一级。

 田大人现在是从六品知县,也算是顿顿都能吃上四菜一汤了。

 一晃眼,他也是当祖父的人了,本想着他的仕途也就这样了,没想到此次秋闱竟然给了他一个偌大的惊喜。

 一个县能出一个举人,已经算是教化有方,完全能够充当地方官员的政绩。

 想不到苏家一下子出了两名举人,亚魁和亚元都出在了他们县。

 还有出身云山村的赵岩,他还是孙家的女婿。

 看来这些商贾之所以能够成功,也不光靠祖上的积累,眼光独到是肯定的。

 看看孙家女婿和苏家长媳……

 唉?这俩人好像都是云山村出来的。

 想想人家村里的作坊都能缴税,不是说还办了学堂嘛!

 今年又出了举人和秀才,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