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

第一零七四章 云山(第2页)

 

“原来如此。”

 

得益于对半岛的兴趣,杨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高丽半岛地形情况,并且知道云山这个地名,也知道云山附近有条九龙江,往南奔腾数十里后,在芥川附近汇入清川江。

 

正是因为有了九龙江这条重要支流的汇入,二江并一江后,清川江主河道水量大增。

 

也正因此,清川江从安州城下到芥川矿场附近的航道,才具备了大船通航的能力。

 

于是,杨振点了点头,再次肯定了沈越仁的说辞。

 

但是,沈越仁的说法,完全不足以众人的疑虑。

 

很快,张臣便开口询问道:

 

“清川江上,芥川以北,方便尼堪兵马渡江的地方,便仅有此一处吗?”

 

面对张臣的询问,沈越仁十分坦然地说道:

 

“那倒也不是。除此之外,还有三峰里上游近百里熙川方向,彼处也有石桥,且未经破坏。当时沿江上溯勘察时,卑职也随从在家父身侧,曾亲眼目睹。”

 

“熙川方向?”

 

这时,一直没怎么插过话的杨珅,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张折叠起来只有巴掌大的鹿皮舆图,展开后一尺见方,皱眉盯着上面的一个标有熙川二字的圆圈,同时插问了一句。

 

而沈越仁显然也知道一直没怎么打断他的杨珅此刻因何皱眉发问,因此立刻回答道:

 

“没错。彼处不仅石桥完好,且仍有家父收编的一股兵马约五百人驻扎守护,是以不管是桥梁,还是道路,状况都要好过云山方向甚多。”

说完这些话,沈越仁十分难得的微微一笑,看着杨振,继续说道:

 

“都督心中可能也有疑问,既然如此,为何不是熙川?事实上,家父之所以判断清虏兵马会走三峰里,会走云山方向,主要是因为走熙川绕道太远。

 

“而且,走熙川方向过江,只有一条通往江界的道路,而走云山方向,向北,可往楚山等地,向西,可往朔州等处,甚至可直往鸭江长奠河口。”

 

杨振听到这里,伸手要来了杨珅手里的舆图,展开来,盯着看了一会儿,继续问道:

 

“沈都元帅领着你们这么勘察分析,大方向上倒是没错。但是云山小城往南几十里,就是宁边城,宁边城内有安州营驻军守卫,难道清虏会不考虑这一点?”

 

“宁边已有大明驻军,这一点瞒不住尼堪,所以家父会如实向尼堪报告宁边形势。但是,家父会向尼堪申明,走云山,虽险,却近便,走熙川,安全,但太远。当此之际,都督以为,尼堪会作何选择?”

 

沈越仁说完这些话,看了眼杨振以及其他三个人,似乎是让杨振等人自行做出判断。

 

此刻,张臣已经接过了那张舆图,正与李禄、杨珅低头围观着。

 

而杨振的心中则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他很清楚,当沈器远将走云山方向和走熙川方向这么两条路摆在尼堪面前的时候,把利弊得失说明白的时候,尼堪九成九会选云山。

 

除非他根本无心为九连城解围。

 

但是,存在这种可能呢?

 

若是尼堪无心为九连城解围,率军北上只是做做样子应付应付,他显然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攻打安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