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

第一一五零章 和书

希福一把接过,展开来,跳过第一页那些虚头巴脑堂而皇之的礼节性用语,直接翻看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的正文。n

 

其实,每页上面文字不多,几页纸张总的看下来,真正的议和条款不过五项:n

 

其一,清国去帝号,国主称清国汗。n

 

其二,每岁馈送大明黄金万两,白金十万两,人参千斤,貂皮千张。n

 

其三,辽西以大凌河为界,辽东以大虫江为界,辽南以蟠龙山为界。n

 

其四,明军撤出右屯、通远堡,从此各守边界,互不进犯。n

 

其五,准在右屯、耀州互市,由锦义、金海边镇奉旨经办。n

 

这些条款大都是原则性的,其中涉及到划界、撤军、互市等事宜,还需要进一步协商具体的时间和步骤。n

 

但是比起之前的几次来说,已经具体的多了。n

 

希福看过之后,马上将其递给了同样站在厅中、满脸不快神色的诚郡王硕托。n

 

希福看不上硕托,一方面觉得此人是靠押宝多尔衮夺位成功才获封郡王的幸进之辈,另一方面也觉得其城府明显不足,在这样的场合应当喜怒不形于色才对。n

 

当然了,他这也是五十步笑百步,想当初当他知道对面负责主持两国议和事务的南朝官员,不过是南朝兵部区区一个职方司郎中的时候,他也相当恼火,差点拂袖而去。n

 

奈何形势比人强,很快他就默默接受了这个完全不对等的安排。n

 

毕竟,自己们都已经低下头,主动遣使议和了,还能指望对方真的以礼相待吗?n

 

又是一番自我安慰完毕,希福的思绪回到了刚刚看过的议和条款上面。n

 

条款当中的第三、四、五条,一开始都是希福他们提出来的,虽然几经变化,但最后达成的结论,基本都在他们的预判之内。n

 

唯有条款当中的第一、二条,是明国方面首先提出来的,最初的时候还有称臣、割地、纳贡的字样。n

 

这是多尔衮不肯妥协的,也是希福他们不能接受的。n

 

现在新的条款,明国方面做了让步,而且让步幅度比先前的几次都大。n

 

希福推断,明国内部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n

 

因为他们很清楚,明国内部一直有大规模的内乱不曾平定。n

 

一念及此,他觉得或许可以试探试探明国在场的官员,若能将每岁馈送金银参貂免掉,这个和书就基本可以了。n

 

以明国最看重的虚名,换取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把这样的和书带回盛京城,哪怕最反对议和的王公大臣们也不能指责自己。n

 

然而,正当他要开口说的时候,却突然听见站在自己旁边的诚郡王硕托先开口了。n

 

“我大清遣使议和,不是来称臣纳贡,贵国要求我大清每岁馈送大明黄金万两,白金十万两,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与称臣纳贡有何异同?!”n

 

硕托跟这一次负责议和事务的正使、副使一样,不仅能说辽东官话,也能看懂汉字。n

 

是以他一看和书上所列条款,心中积压的不爽马上就压抑不住了。n

 

但是,对于自觉占理而且颇有气势的质问,对面四个明国参与议和事务的人物,完全无动于衷,无人回答他的质问。n

 

那个坐在那里主持事务的明国官员,甚至不屑地笑了笑。n

 

这让他更加恼火。n

 

哪怕是在杨振的面前,他也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无视和轻蔑啊!n

 

不过没等他肚子里的火再次发作出来,真正的清国议和正使希福赶在他前面说话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