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章(第3页)
李延海静静地听着张华的话,当张华说完后,李延海终于开口了,他的语气十分严肃,却又带着一丝欣慰:“孩子,能这么想就对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时候就得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该狠厉的时候就得不能留情。
你有这份觉悟,北原市就还有希望。”
此时身在北原市的陈剑锋也得到了这个消息,是米云打电话向他汇报的。
张华做的这件事陈剑锋事先是知道的,那时他还在公示期,还没有来北原市上任。
鉴于北原市的实际情况,陈剑锋对张华做的这件事是理解的,他也知道张华肯定还会有下一步行动。
因为张华这个家伙,他的眼睛里也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
按常理来说,他绝对不会容忍这么多有问题的干部继续留在岗位上。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张华之所以还会留用这么多有问题的干部,并不是因为他现在学会了所谓的“中庸之道”,也不是因为他相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样的说法。
实际上,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形势所迫。
那时的局势让张华别无选择,他必须要考虑到武田县山区老百姓的过冬问题。
这些老百姓们正面临着严寒的威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他们的过冬困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张华只能暂时放下对干部问题的追究,选择走一条“绥靖”的路线。
这条“绥靖”路线虽然看起来有些无奈,但却是张华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先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天。
同时,他也在暗中观察这些有问题的干部,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对他们进行处理。
尽管他还不清楚都是哪些干部联名举报了张华,但他已经有了怀疑目标,不外乎是班子里的个别同志,无非再串联几个局委的领导干部罢了。
就这件不算大的事想击垮张华,想将张华从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赶走?
简直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