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要不要替孟山都说话?(第3页)

 在这样的不公待遇和混乱局面下,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摧残。他们中的很多人原本打算一辈子报效国家,可是在国内苦苦挣扎没有丝毫前途,个人的尊严被摧残殆尽,只能去外国人的企业工作。这样的话,中国什么时候才可以实现粮食安全?

 我国民间反对转基因十八年来,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仅仅是损失了一些钱,其实不要紧。1.8万亿元的损失虽然很大,但也不是不能承受。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绝非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最关键的在于两点。

 第一,科学界蒙受不白之冤,士气常年低落。老老实实做科研,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一片丹心的科学家,他们被无端的污蔑、攻击、贬损,人格尊严被践踏。而一些人为了获取流量,借着民粹主义思潮抬头,对科学家展开各种攻击,于是极大扭曲和败坏了社会风气——好人不得好报,流血又流泪。

 比如,张启发院士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工作月薪多美金,他却放弃高薪毅然回国,拿的是几十元人民币的低工资。这样一位不为名利的爱国科学家经常被反转团体骚扰和攻击,从此心灰意冷。恶人蓄意煽动民意,喊几句所谓的‘爱国’口号就可以获得大名大利,甚至成为所谓的‘英雄’‘脊梁’。科学家们不怕清贫,也不怕坐冷板凳,但是他们渴望获得尊重。但是在一个丧失舆论理性的地方,这样的渴望成为遥远的梦想。

 第二,大夏国国内的反转基因运动造成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据赵南元教授的调查研究,中国在21世纪初本有可能利用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工程技术提升大夏国农业技术水平。转基因技术一旦产业化,可以把当前的产量提升到6~8%。而传统的杂交技术,仅能最多提升2%产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又岂止是产量方面的损失,由于转基因农业领域的失败教训,给国家决策部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对进一步创新农业也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农业部门眼看一项创新都如此艰难无法推动,而且吃力不讨好遭受骂名,就不敢继续改革,以至于中国农业生态整体落后于西方。如果说2004年大夏与花旗国在农业领域有30年差距,十八年的反转基因运动让两国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

 反转基因运动的胜利,代表了中国的失败。西方势力也从里面尝到了甜头:原来只要通过网军,不费一枪一炮,就可以轻松地拖延大夏的崛起,给我们内部制造巨大混乱,这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持续十八年的反转基因运动,使得我们丧失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最佳良机。而我们国家因为没有解决粮食问题,也一再拖延了解决统一的步骤。早一天解决粮食问题,国家就拥有实施统一的底气和决心。可惜的是,反转基因运动造成的不良后果让这样的底气和决心尚未实现。

 可以说,持续十八年的反转基因运动严重的影响中国的综合实力。

 教训极其惨痛啊!!!

 谢振邦

 2014年1月15日夜”

 谢振邦教授写完最后一个字,久久未语。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在鼠标上摩挲,脑海中不断闪回着自己从事义务科普的这些年。从最初踏入时的满心热忱,到科普道路上遭遇的种种质疑,再到如今面对公众误解时的无奈与急切,无数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他深知斗争的艰巨性和必要性,这是一场与民粹组织和境外势力的艰难博弈。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为了我们华夏可以崛起!”谢振邦教授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