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基因漂移不用怕
火车疾驰,窗外的景色如幻影般一闪而过。三人聊兴正浓,赵亚夫又和饶毅教授聊到了转基因技术。
赵亚夫感慨道:“老弟啊,不瞒您说,我对转基因技术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是我以前呢,也有一个担忧,就是关于这个基因漂移。我对这方面没啥研究,就是看见一些自媒体说,这个基因漂移现象特别可怕。你们是大专家,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饶毅教授坐直了身子,神色认真地开始解释:“老赵,你这个顾虑很正常,不过很多自媒体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夸大。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发明农业起,自然生态就被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时,大量开垦农田,破坏了无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像森林面积在过去几个世纪大幅减少,好多物种都濒危了。而且为了增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土壤、水源和空气都被污染,生态平衡被打破。”
张启接过话茬:“传统农作物在生长中,基因也会自然扩散。像小麦、水稻这些风媒传粉作物,花粉能借助风力传播数公里,要是附近有亲缘关系近的野生植物,就可能发生基因交流。虫媒传粉也一样,蜜蜂、蝴蝶采蜜时会把花粉带到其他植物上。”
饶毅教授接着说道:“转基因作物呢,它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基因获得新性状。它的基因扩散途径和传统作物一样,不过管理措施更严格。科学实践证明,只要转基因作物农田和非转基因作物农田间隔5到8米,就能有效防止基因的漂移,而现在很多国家规定间隔30米,保障力度就更高了,基因扩散的可能性被极大降低。”
赵亚夫听得很认真,微微点头:“原来是这样,看来我之前是被一些不实言论误导了。”
张启拿出手机,翻出一篇文章,说道:“赵老,您看,这是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谢振邦写的。里面提到,大量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基因扩散风险没那么高。比如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虽然检测到基因扩散到野生棉植株上,但频率极低,对野生棉种群影响有限。在自然环境里,就算野生植物获得转基因,也很难大量繁殖破坏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