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狠石(第2页)

三人呆立许久,才从这巨大的震撼中缓过神来。饶毅教授摇了摇头,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不管怎样,今天的经历实在太过不可思议,就像一场奇幻的梦境。”

赵亚夫深吸一口气,说道:“看来这世间还有太多我们未知的奥秘。咱们继续逛逛,说不定还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事。”说罢,三人带着满心的惊叹与好奇,继续在北固山上探寻。

赵亚夫领着他们在北固山上四处游览,不多时便来到了峰顶。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映入眼帘,此殿名为“凌云殿”。

三人走进凌云殿,赵亚夫满含自豪地介绍道:“这里就是孙权当年题字‘天下第一江山’的地方。镇江之所以被称作‘天下第一江山’,便是源于孙权的这一题字。”

饶毅教授和张启听闻,眼中满是惊叹,细细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仿佛能透过岁月的尘埃,看到当年孙权挥毫泼墨的豪迈场景。三人在大殿里又逛了一圈,欣赏着殿内的古朴陈设和历史遗迹,感受着厚重的历史韵味。

随后,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下山。

走着走着,赵亚夫突然神秘兮兮地说:“我带你们去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地方。”

张启和饶毅教授顿时好奇心大增,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在赵亚夫的带领下,他们七转八拐,沿着一条幽静的林中小道前行。茂密的枝叶遮挡了阳光,使得小道上光影斑驳,充满了神秘的氛围。不多时,他们来到了后半山。一座毫不起眼的土坟出现在眼前,坟前立着一块简易的木牌,上面写着“柳永之墓”四个大字。

“柳永之墓?!!!”

看到这四个字,张启和饶毅教授都大吃一惊。

张启不禁脱口而出:“哎呀,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北宋诗词之王柳永先生的墓,竟然在这里!”

饶毅教授也满脸震惊,喃喃自语道:“一直听闻柳永的词名,却没想到能在这北固山的后半山,与他的墓不期而遇。”

赵亚夫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慨:“柳永一生仕途坎坷,但其词作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他死后,葬于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这处墓地也是偶然被发现,知道的人并不多。”

三人静静地站在墓前,心中满是对这位伟大词人的敬意,一时之间,周围静谧无声,唯有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张启静静地站在柳永墓前,缓缓闭上双眼。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柳永在词坛叱咤风云的身影,这位北宋词人,虽一生命运坎坷,却凭借着流传千古的诗词作品,在文坛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就如同一颗永恒的恒星。

想到此处,张启心中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一首《沁园春·北固山遇柳永墓有感》在他心中缓缓成型,他轻声吟诵而出:

“《沁园春·北固山遇柳永墓有感》

同访名山,北固峰前,邂逅柳坟。念词章绝世,才情卓荦;仕途多舛,命运浮沉。浅酌低吟,红牙翠管,佳作流传千古存。思君处,叹人生如梦,岁月留痕。

遥思北宋乾坤,正年少、豪情满志存。奈风云变幻,功名难就;繁华落尽,寂寞常跟。今日相逢,墓前伫立,敬意由衷心底温。期后世,继遗风古韵,再铸文魂。”吟诵完词,张启的思绪飘得更远,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上一世。上一世,他怀揣着满腔热忱,一心想要为祖国的发展呕心沥血,将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他致力于推动农业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在转基因生物育种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希望能借此提升国家的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的理念和研究成果不被理解,甚至遭到了无端的质疑和恶意的谩骂侮辱。那些铺天盖地的负面言论,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他四处奔走呼吁,却始终报国无门,最终在失望与无奈中黯然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