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茅山行(第2页)
三人观望了一会儿军魂纪念碑,开始沿着蜿蜒的山路开始攀登。山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偶尔还能看到一些石刻和碑记,记录着茅山的历史和文化。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大家相互交流着对茅山的期待和向往。
当他们路过一处道观时,悠扬的钟声传来,仿佛在诉说着茅山千年的故事。三人走进道观,只见里面香烟袅袅,信徒们虔诚地祈福许愿。道观内的建筑古朴典雅,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赵亚夫感慨道:“这里的氛围真是让人感到宁静和祥和,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能抛到九霄云外。”
饶毅点头表示认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在这茅山之中,更能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
三人在道观内稍作停留,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庄严,随后又继续踏上了登山的旅程,向着茅山更深处进发。
一路游玩,他们发现竟走过了二十几座宫观,大多是道教宫观,其间仅有一两间佛教寺院。
饶毅教授好奇地问:“怎么这茅山的道教宫观这么多啊?”
赵亚夫推了推眼镜,说道:“这茅山啊,可是大有来头,素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这‘第八洞天’指的就是华阳洞,当年苏东坡还在洞口题了‘华阳洞’三个大字呢。”
他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茅山还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也是茅山宗的摇篮。当年陶弘景在南齐永明十年,辞去官职归隐茅山,开宗立派,广收门徒,把茅山变成了道教的大本营。”饶毅教授不禁感叹:“怪不得呢,感觉这里的道教氛围特别浓厚。”
张启微微一笑,道:“在修真界,茅山派可是三巨头之一。它以‘三茅真君’为祖师,这三兄弟在仙界地位尊贵。茅山派传承了《上清大洞真经》,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有炼丹之术。历史上茅山高道辈出,对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赵亚夫补充说:“而且在道教发展历程中,茅山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隋唐时期,茅山派的影响力就很大,到了宋代至明代,茅山派与其他各派相互融合,成为了显赫的茅山大宗,影响力极其深远。可以说,茅山派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饶毅教授看着周围的巍峨宫观,感慨地说:“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茅山有这么深厚的道教底蕴和历史意义。”
饶毅教授突然一拍脑门,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我之前在影视剧中看见,那茅山派擅长捉鬼,可以通阴神,就是阴间的神灵,不知道这些是否是真的?”
张启微微一笑,语气笃定:“这当然是真的。”
这话一出口,饶毅教授和赵亚夫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写着好奇,四道目光直直地落在张启身上,仿佛要从他脸上挖出答案。
饶毅教授忍不住追问:“真有这么神奇?可这完全超出了我们日常认知,怎么做到的啊?”
赵亚夫也附和道:“是啊小张,你既然这么肯定,肯定知道些什么,快给我们讲讲。”
张启看着两人急切的模样,心中暗自苦笑。他心里清楚,这些涉及阴阳鬼神的门道,实在太过惊世骇俗,一旦说出来,恐怕会颠覆他们的世界观,说不定还会给他们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犹豫片刻,张启还是摇了摇头,“有些事情,知道了未必是好事,就当我信口胡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