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物理学家施郁(第3页)
刘亚东忍不住插话:“施郁教授,您能不能具体讲讲,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杨振宁教授在这个排名区间的地位呢?”
施郁教授推了推眼镜,耐心解释道:“就拿他提出的杨 - 米尔斯规范理论来说,这一理论为现代规范场理论奠定了基础,极大地影响了后续粒子物理、量子场论等多方面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进程,是理论物理的重要基石。还有他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完全颠覆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传统认知,开启了新的研究大门,无数后续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围绕此展开。这些成就,在整个物理学发展的大脉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他历史地位的关键因素 。”施郁教授微微一顿,又陷入了片刻思索,随后继续说道:“至少在目前,就我所知道的所有还在世的物理学家里面,没有任何人可以与杨振宁媲美。或许也就只有美国的温伯格教授,能与杨振宁先生并驾齐驱,他们二位堪称是当代物理学界的双峰并峙,除此之外,确实难寻他人。”
“还有一位,是专门研究弦论的威腾,他在国际上是弦论研究的第一权威,被誉为‘弦论皇帝’。倘若他的弦论最终能够被证实,那从学术成就来讲,自然是可能超过杨振宁的。不过弦论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被证明,我也实在说不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弦论在数学层面肯定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至于在物理上的价值,目前还不好判断。”
这时,周小平满脸疑惑地问道:“施郁教授,您说弦论在数学上有价值,能不能给我们具体讲讲体现在哪些方面呀?”
施郁教授和蔼地笑了笑,耐心解答:“弦论引入了全新的数学结构和概念,像高维空间的数学描述、超对称代数等。这些数学内容不仅丰富了数学理论本身,还为数学的不同分支搭建起了桥梁,像代数几何、数论等领域都因弦论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促进了数学学科的交叉融合 。”
周小平又追问道:“那您觉得弦论如果一直无法在物理上得到证实,它还会持续发展下去吗?”
施郁教授目光坚定,缓缓说道:“即便弦论在物理上难以证实,凭借其在数学领域的价值,也会吸引众多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持续钻研。科学的发展本就充满未知和探索,也许未来某一天,新的技术或理论能为弦论在物理上的验证找到方向。”
听罢,周小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和爱因斯坦、牛顿相比,杨振宁教授的成就主要区别在哪里呢?”
施郁教授笑了笑,说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时空和引力的认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则构建起了宏观世界物理规律的大厦,他们的理论有着开创性和奠基性的意义,影响深远且广泛。而杨振宁教授的贡献更多是在微观领域,尤其是对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极为深入和前沿的拓展,同样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本质的理解,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