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杂交产量高,为什么还需要转基因?(第3页)

刘巧泉教授想了想,接着说道:“我还有补充两点,转基因技术还有两个更大的优势。首先,杂交作物,像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是不能留种的。这是因为杂交种是利用亲本杂交产生的第一代杂种优势,其基因组合是杂合的。在杂交种后代中,基因会发生分离和重组,导致性状分离,不能保持第一代的优良特性,比如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等,所以一般不适合留种再用。”

“与之相比,转基因育种技术是完全可以留种的。因为转基因作物是通过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生物获得新的遗传特性,只要这个导入的基因稳定存在于作物的基因组中,理论上其后代就能够稳定遗传这些特性,所以是可以留种的。不但如此,通过转基因技术,原本杂交育种不能留种的问题也有望解决。这是因为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些控制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的基因导入杂交作物中,使得杂交作物的后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杂种优势,减少性状分离,从而实现留种。比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特定的调控基因,能够维持杂交作物基因组的稳定性,让其后代更好地继承亲代的优良性状,实现留种再利用。”

刘巧泉教授顿了顿,接着兴致勃勃地分享他的经验知识:“这转基因技术育种的第二个优势啊,就体现在品种的口味上。就拿大米来说吧,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在食堂购买的米饭大多是杂交米,价格比外面正常的大米要便宜不少。为啥呢?因为杂交米的口感实在欠佳,质地偏硬,香气也不足。当时我们这些手头不宽裕的学生,为了省钱,才会去买杂交米。但真要论口感,那普通大米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也正是因为口感差这个问题,现在生活条件普遍提升了,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吃杂交米了,它更多地被用作饲料或者储备粮,真正在市面上作为日常主食流通的杂交米少之又少。”

“但转基因技术育种培育出的大米就不一样了。这种大米的口感和正常大米毫无二致,甚至更胜一筹。保持并优化农作物的性状,本就是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功’。通过精准地调控基因,我们可以让大米的口感更加软糯香甜,香气浓郁。比如说,我们能够调整大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让煮出来的米饭软硬适中、富有弹性。口感好了,自然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家对于高品质粮食的需求。”

听到这儿,周围的人都恍然大悟,那对父子中的中学生更是眼睛放光,充满好奇地继续追问:“刘教授,那除了大米,其他农作物在转基因技术下,口味上还有哪些特别的改变呀?”

刘巧泉教授认真的说道:“不管是作物,还是动物,经转基因技术改良后的口味,至少都不会比原来的差,一般情况下都是更胜一筹。”

小伙子听得眼睛发亮,兴奋地说:“原来是这样,太神奇了,谢谢您刘教授,我一下子明白了好多!”

周围的人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被刘巧泉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所折服,现场的讨论氛围愈发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对农业育种技术的新认识。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展厅毫无征兆地停电了。

刹那间,整个大厅陷入一片漆黑,原本明亮的灯光瞬间熄灭,展台上的电子设备也停止了运行。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现场瞬间陷入混乱。

人们的惊呼声、询问声交织在一起。有人在慌乱中不小心撞到了展板,发出“砰砰”的声响;还有人因看不清方向,脚步踉跄,差点摔倒。孩子们被吓得哭了起来,家长们一边轻声安抚,一边摸索着寻找出口。大家在黑暗中四处摸索,试图找到照明工具或者工作人员,现场秩序一度失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