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可以不用,不能没有(第2页)
他顿了顿,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我也同意习五一老师的观点,对待科学技术,可不能一味地全盘否定。就拿转基因技术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不用,但绝不能没有。没有的话,就只能受制于人。现在有些人抵制转基因技术,导致我们国产的转基因技术迟迟不能落地,无法实现产业化。现实是什么呢?是我们每年被迫向外国进口大量的转基因产品。越抵制,结果进口量就越大,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
所以我认为,科学技术可以先不用,但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周小平的一番话,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引得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饶毅教授推了推眼镜,接过话茬,神色认真:“刚才周小平先生说得很对,对转基因技术一味抵制,结果就是进口量不降反升。咱们华夏拥有5000年文明,科学技术曾独领世界风骚。可到了明朝,就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如今,虽说我们奋起直追,在不少领域迎头赶上,但看看物理教科书,像安培、伏特这些单位,都是以外国人命名的,西方在命名权上抢占先机,哪怕我们在物理学成就上已经追平甚至超越部分成果,这种文化印记上的先发优势仍难以抹去。”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视一圈,接着道:“不过,生物学领域是个例外,这是我们华夏最有可能实现领先的赛道。在这里,我们完全有机会与美国等世界超一流大国竞争,甚至实现反超。这是一次绝佳的机遇,倘若因为无端抵制转基因技术而错过,实在可惜。我们应该以开放且积极的态度去拥抱它,利用它推动我国生物学发展,掌握生物科技的主动权。”
复旦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施郁紧跟着劳毅教授的话,发表起自己的观点:“我啊,一辈子都扑在物理学上。刚刚听了饶毅教授的观点,真是深有体会。现在的物理教科书,绝大多数物理学单位都是以外国人命名的,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深感耻辱。
咱们华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可如今每天读的教科书里,那些单位、公式,基本上都是西方人的名字。我时常在想,咱们什么时候在科学上,也能像西方那样,有一天,别人读到的教科书里,能出现以咱们华夏人名字命名的成果呢?”
施郁教授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不懂转基因技术,这技术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做任何评判。但我明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如同逆水行舟,你要是排斥它,那就永远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即便退一万步讲,转基因技术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我们要做的也应是鼓励它去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况且,就目前科学界的评估体系来看,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发现安全隐患。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本人就支持转基因,我保持中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