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赛先生》座谈会(第2页)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媒体记者们则不停地按下快门,闪光灯此起彼伏。

 

然而,任仕杰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在他看来,许智宏院士的观点过于乐观了。

 

还没等他缓过神,顾红雅教授又开始分享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她用大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严格审批和监管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安全性上实质等同,公众无需过度担忧。

 

听到这里,任仕杰终于忍不住。

 

任仕杰举手要求发言。饶毅教授很快注意到他,语气温和地说道:“这位老先生,您有什么意见啊?”

任仕杰站起身,指了指张启,说道:“我是个农民,一辈子都在种田,俺也不懂什么知识,这次是张启带我来的。”

 

饶毅教授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任仕杰接着大声道:“我不瞒你说,饶大教授,我反对转基因很多年了,是坚决反对!我们过去吃的农作物,那都是老物种,现在莫名其妙来了个转基因技术,搞出这么多新物种出来,这新物种能吃吗?天才知道啊!”

 

一旁的顾红雅教授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主动看向任仕杰,和声细语地说道:“这位老先生,您先别着急,听我慢慢给您讲。其实转基因并没有改变物种的本质,它仅仅是改变作物的特性,以此实现增产、抗虫的目的,这样的特性改变并不会让作物变成新物种。”

 

她稍稍停顿,抬手指向大屏幕,屏幕上随即切换出一系列农作物进化的对比图片。

 

“您看,今天我们吃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人类长期人工选育、转移基因的结果。从科学角度来说,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并无本质不同,它实际上就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延伸。就拿杂交水稻来说,袁隆平先生通过将不同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让它们的优良基因重新组合,培育出高产的水稻品种。这其中其实也涉及到基因的交流与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只是更加精准地做到了这一点。”

 

“再给您举个例子,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它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害虫吃了含有这种蛋白质的植物后,肠道会被破坏,从而达到抗虫的效果。我们把这个基因转入到棉花中,培育出了抗虫棉。这就像是在传统育种中,我们从众多棉花品种里挑选出抗虫性好的品种进行培育,只不过现在我们直接找到了决定抗虫性的关键基因,更高效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而且,转基因技术可不是凭空发明出来的,它是向大自然学习的成果。”

 

顾红雅教授微微前倾,眼神里满是热忱,继续说道,“自然界的转基因现象古往今来普遍存在,现在仍在悄悄发生,只是不为人所察觉。比如,土壤中的一些细菌能够将自己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而植物也会吸收这些基因,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天然转基因’。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种属内外、甚至不同物种间基因的转移,不断打破原有的种群隔离。我们不要忘了,现在高等植物中的叶绿体基因其实是来自原始光合细菌基因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