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中国也出口转基因产品(第2页)
“我国转基因水稻也成功走出了国门。2018年1月20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完成对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的安全性评价咨询,意味着‘华恢1号’大米及其制品可出口美国,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华恢1号’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很强的田间抗性,可大幅度降低水稻生产中农药的施用量,不仅保障了产量,还让大米的农药残留更低,更加绿色健康。这是我们中国转基因水稻技术获得国际高度认可的标志,为未来中国水稻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年9月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dbn9936用于食品和饲料,该玉米兼具抗虫和耐草甘膦特性。抗虫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免受虫害威胁,耐草甘膦方便了田间除草作业。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大量出口,但随着美国市场对其接受度的提高,出口量有望增加。这一批准表明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23年11月20日,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dbn9004在巴西获批种植许可,它能同时耐受草甘膦和草铵膦,有效解决南美大豆生产的控草难题。目前出口量还在逐步提升阶段,不过凭借其独特优势,预计未来在巴西乃至整个南美市场的份额会不断扩大。
另外,以袁隆平院士为顾问的隆平生物,其研发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技术,目前也已成功出口到巴西。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转基因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应用,还促进了国际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
张启接着说道:“还是隆平高科,早在2018年,他们就成功将自主研发的一款转基因大豆种子推向了国际市场。这款种子具备抗虫和耐除草剂的双重特性,极大地减少了玉米生长过程中遭受虫害的损失,同时让农户在除草时更加高效便捷,能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量。起初,这款种子的出口量并不大,但凭借着优异的表现,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目前,其出口量稳步增长,在东南亚、南美等地区都获得了不少订单。对于我国来说,这不仅展示了我们在转基因大豆种子研发领域的技术实力,还提升了我国种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增强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出口优质的转基因种子,我们也能与国际农业市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促进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张启一番有理有据的解答,让台下众人听得全神贯注。原本心存疑虑的同学若有所思,现场随即响起阵阵讨论声,大家都对这些成果感到振奋。
就在张启讲得条理清晰、众人沉浸在对中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中时,人群里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质疑。一个身形略显消瘦,戴着黑色鸭舌帽的男子扯着嗓子喊道:“哼,美国人都不怎么吃水稻,你们把转基因水稻卖出去,有人吃吗?”
此人正是绿色基地组织混在现场的成员,刚刚侥幸没有暴露。他听着张启的发言,心中满是恼意,按捺不住跳出来捣乱。
张启目光平静地看向那名男子,不慌不忙地开口:
“这位朋友,你的观点有些片面了。虽然美国并非传统的水稻消费大国,饮食习惯更侧重于面包、肉类等,但美国的饮食结构正日益多元化。据统计,2020年,有万美国人食用普通(长时间烹饪)的米饭或米饭类菜肴,有5142万美国人食用‘本大叔’品牌的米饭或米饭类菜肴,甚至还有2147万美国人在一周内食用了10份或更多份米饭或米饭类菜肴 。这表明,美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水稻消费群体。”
“并且,全球粮食市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国出口转基因水稻,目标市场远不止美国。在亚洲,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水稻是绝对的主食,对水稻的需求量极大。我们出口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具备出色的抗虫特性。在东南亚地区,当地气候湿热,虫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华恢1号’能有效抵御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减少农药使用,保障水稻产量与品质,自然深受当地农户和市场的欢迎。目前,‘华恢1号’在菲律宾等国的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为解决当地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际粮食贸易角度来看,转基因水稻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农产品,在满足全球粮食需求的大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及对粮食质量要求的提升,具备优良特性的转基因作物,包括转基因水稻,其市场需求正逐步扩大。所以,并非像你所说的无人问津,相反,它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的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