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十万名科学家的签名信(第2页)

 

而在她们身旁,脸蛋红扑扑的朱亚萍格外引人注目。

 

张启下车,朱亚萍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她的眼神里涌动着别样的情愫,含情脉脉又满是羞涩。她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张大哥,谢谢你救了我。若不是你,我早就命丧黄泉,是你不顾危险从冥界将我的二魂三魄救回,这份恩情我无以为报。”说着,她的脸颊愈发红润,眼中的爱意再也藏不住。

 

殷艳萍走上前,笑着说:“张启,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这次在复旦大学的事,办得太漂亮了!”

 

张启谦逊回应:“多亏大家支持配合,我一个人可办不成。”

 

曾薇眨眨眼,俏皮地说:“张大哥,我们都听说你的英勇事迹啦,大家可佩服你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寒暄过后,殷艳萍神色转为严肃:“张启,这次叫你来,除了欢迎,还有要事相商。我们集团的转基因科研项目到了关键阶段,可社会上对转基因的负面舆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压力。”

张启微微皱眉,点头道:“我正想和你们说,舆论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公司项目,对国家农业科技发展也极为不利。”

 

朱亚萍这时鼓起勇气,声音虽轻却透着坚定:“张大哥,我外公华武天也很关注这事,他说若有需要,他可以出面帮忙呼吁,让更多人重视农业科技,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

 

张启眼中闪过惊喜:“那可太好了!有华老元帅支持,我们底气更足了。”

 

殷艳萍笑着摆摆手,说道:“大家都别站在大门口说了,都快先进去吧。”

 

一行人迅速走进集团大厦,随后径直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华武天元帅此前给张启致电,恳请他收留朱亚萍,如今朱亚萍正式成了张启的秘书。朱亚萍脸颊泛红,紧张又期待地说道:“张大哥,以后我在您身边,一定好好工作。”张启微笑点头:“别紧张,有不懂的尽管问。”

 

曾薇轻咳一声,整理手中资料,认真说道:“目前舆论对转基因项目冲击很大,我们得赶紧制定应对策略。”杨田也附和:“没错,再这样下去,项目推进难度会越来越大。”

 

讨论正热烈,张启话锋一转:“对了,我有件事跟大家说。我打算联合十万名科学家给国家写联名信,其中包括八百名两院院士,呼吁国家重视网络上对转基因技术的谣言,这谣言再不整治,危害太大了。”

 

(注:在现实世界中,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有298名两院院士通过各种场合,公开表达对国家推广转基因技术的支持,这还只是从可靠信息得知的情况。在我的这部小说里,对两院院士的支持力度进行了适度虚构,但从理论和实际层面来讲,这并非毫无根据的夸张。毕竟在全球主流科学界,包括华夏的主流科学界,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支持转基因技术——极个别打着专家名号卖天价有机产品的人例外——只是有些人尚未公开表明态度。而我因为工作关系,直接结识了好几千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以上的科研工作者,其中不乏众多两院院士、生物研究所所长和大学校长,所以我对这一判断充满了信心 。)

 

众人闻言,纷纷称好。殷艳萍却惊得微微张嘴,下意识吐了吐舌头:“八百名两院院士?张启,你有这个把握吗?”

 

张启自信一笑,语气笃定:“当然有把握。”

 

稍作停顿,他又皱起眉头,神色忧虑地补充,“不过等联名信的消息传出去,只怕又要掀起一阵妖风。那些人肯定会说资本收买了这八百院士,他们也不想想,如果收买个别几个或许还有人信,同时收买八百个,简直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