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2月19日,张启起了个大早,正在董事长办公室研读文件。这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他拿起一看,竟是施一公教授打来的,赶忙接通电话。

 

“张启啊,我是施一公。饶毅教授已经把联名信的事转达给我了,我非常重视。这两天我联系了80多个两院院士,他们都满口答应参与联名 ,大家都想为扭转舆论、推动科研发展出份力。”施一公教授语速稍快,言语中满是热忱。

 

他接着说道:“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炳生院士,听说了你的事,对你很感兴趣,想过来拜访一下,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在哪个地方见面?”

 

张启心中一暖,连忙向施一公教授表达感谢:“施教授,太感谢您了!我现在随时都有空,地址是……”他迅速准确地将地址告知。

 

刚挂断电话,仅仅过了30分钟,手机铃声再次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你好,是张启吗?我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我已经到你公司门口了。”

 

张启不敢耽搁,立即放下手中文件,快步下楼迎接。来到大门口,一眼就看到了气宇轩昂的柯炳生院士。他身着简约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镜片后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

 

他的身旁还站着一位约莫70来岁的慈眉善目的老人家。

 

“柯院士,久仰大名,快请进!”张启满脸笑意,热情地伸出手。

 

柯炳生院士握住张启的手,微笑着说:“张启教授,早就听闻你的事迹,今日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风采不凡啊!”

 

寒暄几句后,柯炳生侧身,指着身旁的老者介绍道:“这位是旭日干院士,曾任内蒙古大学校长,如今虽已退休,但在学界威望极高。他听闻了你的事迹,十分赞许。这次他来燕京,我们聊天时提到你,他就一定要和我一起来看看你。”

 

张启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握住旭日干院士的手,恭敬地说道:“旭院士,久仰您的大名,没想到能有幸见到您,真是我的荣幸!”

 

旭日干院士微笑着拍拍张启的手,温和地说:“年轻人,你真是好样的!为了科学发声,为了真理努力,未来可期啊!”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大楼里走去。

 

大家一同走进办公室,分宾主落座后,张启率先打开了话匣子:“二位院士,如今生物学界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基因技术相关领域,我特别想听听您二位对当下科研动态的见解。”

 

柯炳生院士推了推眼镜,目光中透着专业与专注,说道:“就拿农业基因编辑技术来说,这几年进展十分显着。像crispr\/cas9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品种改良。比如说,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了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往每年因褐飞虱造成的水稻减产相当严重,给农民带来了巨大损失。这种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推广后,大大降低了虫害损失,保障了粮食产量。不过,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旭日干院士接过话茬,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没错,国家在生物育种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困难重重。以一些地方的转基因作物试点推广为例,尽管从科学角度证明了这些转基因作物在安全性和产量上都有优势,可部分农民还是心存疑虑。就拿某地区来说,原本计划推广一种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且抗病虫害能力强。但当地农民担心转基因大豆卖不上价,因为市场上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误解,觉得不安全,所以即便有政策补贴,所以一直没有正式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