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补基因

在复旦大学的一间教室里,着名的生物学泰斗谈家桢教授原本正在给学生们讲授遗传学课程,这时的他也和学生们一起收看南开大学的演讲直播。

画面中陈君石院士正在就转基因技术发表演讲。谈家桢教授微微眯起眼睛,认真地听着陈君石院士的每一句话。

待陈君石院士的演讲结束,谈家桢教授转身面向学生们,神色严肃地说道:“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场演讲十分重要。陈君石院士所讲的内容,关乎科学的真相,也关乎我们对新技术的正确认知。”

他推了推眼镜,接着说:“我必须站出来为科学正名,也为陈君石院士的观点提供佐证。科学技术,本质上就是对自然界缺陷的一种修补。就拿转基因技术来说,很多人对它充满恐惧,这很大程度上是名字翻译带来的问题。当初从国外引入这项技术时,翻译就存在争议,我那时就觉得这个名字日后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现在看来,果不其然。”

谈家桢微微顿了顿,继续耐心解释:“‘转基因’这个词,如果从更贴合其本质意义的角度来说,叫‘补基因’或许更为恰当。‘补’,就是弥补基因的缺陷。要知道,咱们华夏人常常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望文生义。只要一瞧见“转”这个字眼儿啊,很多人的脑海里立马就浮现出一种想法:哎呀不得了啦,自己的基因怕是要被转走咯!然而呢,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纯粹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呀!

您想想看,如果真像人们所误解的那样,那可真是太荒谬了。打个比方说吧,咱们人类可是吃了好些年的猪肉呢,照那种错误的逻辑来推断,难不成大家一个个都会变成猪吗?再说说牛肉,不少人也经常食用牛肉,难道吃着吃着,人就都能长出牛角、变成牛了不成?还有那鸡肉,若是长期吃鸡,是不是就得长翅膀、咯咯叫地变成鸡啦?哈哈,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嘛!所以说呀,对于那些所谓的基因会因为某些事物而轻易改变的说法,咱们可得擦亮眼睛,别盲目轻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