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发一共从孟山都拿走了多少钱?(第3页)
恰恰相反,是呼吁中央加快国产转基因技术的落地,不要错失良机!是为了对抗孟山都等外国大企业!
所以,当年的61位院士的联名信根本就不是为了“替孟山都背书”。
恰恰相反,张启发院士和其他61位院士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挑战了孟山都的既得利益!说张启发院士是孟山都的掘墓人,都不为过。
壮哉!61位院士!
张启发院士如此与孟山都对着干,人家孟山都凭什么给张启发院士发钱?脑子有问题吗?
第五,张启发院士已经10年时间没有讨论过转基因一个字,孟山都没有必要给他发钱。
全部有案可查,事实早就证明,
张启发院士在2013年遭遇大规模网暴之后,彻底伤透了心,迄今为止已经有10年时间不再公开讨论转基因话题。
这些年,我通过几位记者去联系采访张启发院士,对方都表示了拒绝。
张启发的几位朋友也对我表示,张启发院士早已经是“活死人”,他每天拼命在实验室里面工作18个小时以上,通过工作折磨自己!要么就是带带研究生,根本不愿意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曾经有新华社去采访他,他也拒绝了。他说,可以谈谈黑米,但不要再谈转基因。
可以说,张启发院士这10余年以来,在推广宣传转基因上的作用完全是零,他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局外人”。张启发院士都10年不提转基因一个字了,孟山都凭什么给他发钱?
对于孟山都来说,张启发院士对它们不但毫无作用,反而是有害其利益的。只有脑子发炎的人,才会认为孟山都给张启发院士发钱。
第六,张启发院士自己研究的转基因产品,也早就无法申请推广的许可,他早就在转基因领域没有任何作为了。孟山都也无需向他一个“废人”发钱。
张启发院士一辈子主要就研究了两个国产自主产权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华恢一号”和“bt汕优63”。
依据后来华中农业大学的介绍,张启发院士从为“华恢一号”等立项,到研究出这个技术,花费的时间是4年。2009年,“华恢一号”和“bt汕优63”拿到了农业部的安全证书。但是,安全证书仅仅是批准上市的一个必要步骤之一,还得农业行政部门审批推广。而安全证书的有效期限是5年,到了2014年,由于这两个安全证书已经过期,农业部门已经自动终止了审批程序。
也就是说,张启发院士用一辈子心血搞成的唯二的产品,已经彻底付诸东流。从此以后,心灰意冷的张启发院士,他没有再推广过转基因作物,也已经10年时间没有讨论过转基因一个字。
对于孟山都来说,张启发院士就是一个“废人”。孟山都凭什么给张启发这样的“废人”发钱?
第七,张启发为了中国,曾经主动降低自己的薪水上千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启发院士在外国就可以拿到美元一个月的高薪,结果他放弃了,义无反顾的回国做穷教书匠,拿的不过是68元人民币一个月,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筒子楼!
张启发院士80年代就放弃了在外国的优厚待遇,放着天堂的享受不要,人家就是要一门心思的回国效力,和钱学森一样伟大!
美元收买不了张启发!
当时有人希望张启发留在美国,“我不信祖国就缺你一个人才”,结果张启发对他说:
“你不懂,我是带着使命感读书的。只有我们大家都为国家出力,祖国才能兴盛,‘四化’才能实现,我的导师还在国内等着我回去呢。”
这是张启发在回国之前,在一封遥寄给导师的信中,他自己写下的一首诗,爱国情怀满满:
“花花世界浮华景,不如中华沃土亲。
金银珠宝值亿万,难抵思念慈母心。
身在异域心在汉,遥望神州向江城。
鲲鹏展翅刻苦学,愿当四化一尖兵。”
当年和张启发一起在美国做博士后的一位同事彭先生,他也是一位台湾裔华人,他对张启发回国报效的事情表达了不理解。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实在是太糟糕了,他当面对张启发说:
“一只杯子,是滔不干洞庭湖的。你的心思我晓得,就是想不辜负长辈的教诲。但是你的路,却是走不通的。美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你们中国大陆,连最基础的科研条件都没有。我希望你好好的思考,不要无谓的毁掉自己的前途。”
张启发则直白的回复他说——在我们中国做科研,条件当然比国外差很多,这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我们是为了为国家填补空白。从个人的学术成就来说,回国后肯定是比国外差很多的,但我考虑的是在国内像我们这样比较了解外国科学技术,能够与科研一线接触的人还不太多,我所发挥的作用就要比在国外要更大一些。张启发反复的说,“我感觉个人的前途是和祖国的前途是在一起的。”
据刘昆教授从张启发的亲人张晓萍处得知,张启发夫妇给自己的孩子立了一条家规,就是无论以后是不是出国深造,得必须在中国工作,一辈子报效祖国和人民。
壮哉!张启发!!!
(写于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