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怀疑探索者
“实质等同”判定原则(第2页)
而对于转基因食品和成分,确定其安全性最实际的方法,就是考虑它们在各个方面是否实质上等同于类似的传统食品。
这里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可能经过的加工方式,像油炸、蒸煮对食品的影响;还有具有的预期用途,是直接食用还是用于加工其他食品;以及食物或食物成分的量,比如每天吃多少合适;食用模式,是当主食还是配菜;还有不同的人群特征,像老人、小孩、孕妇对食品的接受程度可能都不一样。”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入神,有的频频点头,有的认真做着笔记。那位提问的男生又举手问道:“教授,那这个原则有什么权威性的依据吗?”
谢振邦教授点了点头,说道:
“当然有。2003年,食品法典委员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的要求,组织了全球相关专业的科学家,花了整整7年时间,对转基因食品相关的人类健康风险进行分析,依据实质等同评价原则,发布了四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件。
分别是《对源自现代生物技术的食品进行风险分析的原则》《对重组dnA植物衍生食品进行食品安全评估的指南》《对使用重组dnA微生物生产的食品进行食品安全评估的指南》《对重组dnA动物衍生食品进行食品安全评估的指南》。
这些文件可重要啦,它们强制性规定了转基因食品在销售前,必须逐案开展安全评估,既要评价转入基因的直接影响,也就是我们预期它会带来的改变,还要评估由于新基因的转入可能产生的非预期影响。采用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检测试验手段来排除可能的非预期影响,并且遵循与非转基因食品实质等同的评价原则来确认和判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包括中国在内,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机构,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日本卫生、劳动和福利部(hLw)等,都以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这四个技术文件为依据,开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