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中医疗效,却当污蔑转基因的证据?(第2页)
谣言缠身的转基因食物
既然转基因食物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为什么这些年来对转基因食品妖魔化的论述,一直层出不穷?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恐惧其实是个世界级难题,不光咱们国内有这样的顾虑,国外也好不到哪儿去。
从学者到普通消费者,时不时就有人跳出来说转基因食物有害,呼吁全民抵制转基因食品。
具体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论,先从人体消化食物的底层逻辑开始讲起吧。
当人体摄入食物后,首先会经过胃酸和各种消化酶的洗礼。无论是蛋白质、脂肪还是核酸都会被打成一个个小分子,没法再保留原有的生物信息。
所以转基因食物和非转基因食物在人体内的待遇是一样的,就算是里面存在被改造过的基因,经过消化之后,也只是一堆再也认不出来的氨基酸和核苷酸。
这就是食物在人体内的唯一宿命,想通过吃点转基因食物就改变人类基因,根本就是人体的两套系统,怎么可能混为一谈呢?
那些认为转基因有害的言论,也并不是空口白说,各地的实验室也都曾拿出过一些缺失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2011年南京大学就曾发布过一篇关于小rnA的研究。
小rnA是一种很短的rnA片段,南京大学的研究发现,某些食物中的小rnA能够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甚至还能影响人类基因的表达。
假如食物真的能通过小分子rnA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体基因,那就代表着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健康,甚至引发遗传层面的变化。
研究一经发表立刻被反转基因组织抓住,用来“证实”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潜在威胁。
各实验室也立马开始进行相关研究,但研究结果持续了没多久,就被一大堆反正被击败,小rnA的作用在后来的实验中没有得到重复验证,科学界基本上认定,南京大学的发现就是个实验乌龙。
即便这些rnA真的进了人体,要想真正影响我们的基因表达也根本没那么容易。基因的变化本来就是生物体内的本能,我们祖先对于农作物的驯化,其实也是对植物基因改变的方式,只不过当时没有基因科学,方式也就相对相对传统和自然。
现代农业有了科技的加持,早已摆脱天然的概念。从诱变育种到杂交育种,再到如今的转基因技术,说到底也只是人类改良农作物的手段,在科技的加持下变多了而已。
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的,不同物种的基因信息就像两套完全不同的语言,想用外来rnA指导人体基因怎么操作,人体的免疫系统自然不会答应。
所以现在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推测和抗拒,大多数都来源于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情感焦虑,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内的多个权威机构,已经反复确认过,转基因食物是安全的。
美国才未像欧盟一样,强制要求转基因食品贴标签,而是采用相对宽松的监管策略。
虽然其中很大因素,是美国已经习惯了转基因作物高产的特效,但也不得不说美国比欧盟发达不少的农业科技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与其相信那些基于错误研究的恐惧营销,不如相信科学。至于那些想通过转基因食品进行人种优良筛选,大规模降低地球人口的阴谋论还是听听当一乐呵,切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