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清时是错误的?(二)(第3页)

针对朱清时在某中医学院做的演讲,儒学和佛学泰斗李申教授则在给我“怀疑探索者”的邮件中,指出了朱清时的一些具体错误:

……我忍不住想对刚才朱清时院士的发言发表一点意见。不揣冒昧,诸位原谅。朱清时院士的意思,是说现在的科学要研究复杂系统,所以过去西方科学那一套方法不怎么管用了。而应该用中国科学的方法。迎头赶上西方。

朱院士把西方的方法归结为实证+分析、推理,认为这种方法的基础是还原论,是一种简单化的方法。比如实验就是简单化。结果是“把复杂事物简化至几个定理、几个公式,最后用这些定理和公式推理出整个系统。”然而朱院士所谈的西方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都是个复杂系统。但朱院士却把它们都简化为几个概念。所以我认为,朱院士是用了西方科学的方法来批评西方科学的方法(当然,都是朱院士自己概括的西方科学的方法)。这是其一。

其二,我个人觉得朱院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方面的阐述,基本上都存在着可以探讨和争论之处。就像他所提出的观点——中国的认知方式乃是“经验加上直觉”,且将之归结为以“直觉以及顿悟作为主要的认知根基”,还美其名曰“直觉认知法”。这种说法显然是朱院士对中国古代认知方法这么一个繁杂事物予以简单化处理之后得出的结论。

要知道,顿悟这个词汇可是佛教专属的啊!它所针对的对象乃是佛陀所宣讲的那些真理,跟科学领域里需要去认识了解的客观物质世界完全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码事儿嘛!听说过吧?门捷列夫的那个着名的元素周期表竟然是他在睡梦中“顿悟”而来的呢!然而,咱们国家的那些高僧大德们,即便他们个个都是讲解顿悟之道的行家能手,但愣是没有哪一个能够通过顿悟而琢磨出元素周期表来呀!

由此可见,所谓的“直觉认知法”用于解释中国古代的认知模式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了。

依靠直觉、顿悟,只能是一人一样。甚至一人就有几个样。这是不是中国古代科学主要的认知方法?值得怀疑。至少我直觉、顿悟出来的,和朱院士就不一样。

朱院士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气”,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鄙人写过一点关于气的书,朋友们也写过一些关于气的书。中国哲学,几乎从头到尾都在讲气。至于是否弄清楚,暂且不论。但朱院士说,“气实际上是大量细胞和器官相互配合和集体组装形成的一种态势”,却完全是瞎掰,不可相信的。

还有什么“天人合一”,首先明确这样说的是董仲舒。他说天是人的曾祖父。天是圆的,所以人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足方。天有日月,所以人有两眼;天有阴晴,所以人有喜怒。更有人讲到人的毛发就是天地间的草木,面部器官有高低,就是天地间有山有谷。这样的天人合一,我认为在医学上不讲也罢。至于拿破仑,最后还是败于库图佐夫。因此,朱院士说“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就看他们走步。”也难以令人相信。国民党七十四师走步绝对强于解放军,还是被解放军歼灭了。还有什么马蹄子少了一个钉,就要败军亡国。然而,损失一匹马、一个骑兵师,国家没有亡的情况也多得是。在这里,朱院士的思维方式不仅是简单的,而且是极其片面的。

其他问题还多,今天难以细说。总之,朱院士今天这个报告的整体思路,和其中所讲的主要论据,几乎都是不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