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科技,都不是“双刃剑”(第2页)
科技,是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解放人力,推动生产力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例,它让信息的传播变得即时且广泛。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知识、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开展远程办公和线上学习。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办公和学习模式得以普及,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社会运转和教育进程,减少了疫情对经济和教育的冲击。这无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还有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它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症,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工业生产中,智能机器人能够完成高精度、重复性的工作,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得以少干活、干巧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并非所谓的双刃剑。
而工业化,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得以确立,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以汽车工业为例,工业化生产使得汽车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拓展了生活半径,促进了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在建筑领域,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使得高楼大厦能够快速建成,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
但另一方面,工业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资源方面,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过度开采使得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例如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它们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燃料和原料,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其储量日益减少。在环境方面,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许多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像曾经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是由于工业废气排放导致的,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工业化还对社会组织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得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原有的社区关系和家庭结构受到冲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疏离,人逐渐被“原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