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烧秸秆,地怎么种?(第3页)
二、中美玉米收获时间、收获习惯差别巨大,美国的玉米收获习惯更加有利于秸秆粉碎从而实现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作业的有机结合
我们都知道,中国玉米总体是秋季收获,实行秋整地或春整地,上文说到,由于秋收时的秸秆含水量高、秋季环境温度不够低的原因,秸秆粉碎还田难度大,效果难尽人意,春整地的玉米秸秆由于经历一冬一春的风干,相对容易粉碎,但混土还田的保墒效果、保苗效果仍然不理想;美国玉米都是冬季收获,许多农场主是过完了圣诞节,才开着收割机,到白雪皑皑的田野上去收获玉米。这时的玉米,由于一个个单株状态在田野上站立了半个冬天,茎叶和籽粒已经充分脱水干燥,加之环境处在低温冷冻状态,因此,机收玉米可以直接脱粒“粒收”,这时的玉米秸秆由于含水量极低,干燥冷脆,收割机作业时极容易实现精细粉碎,而且,美国的秸秆实行的是覆盖还田,并非中国式的混土还田,这样,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加之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玉米品种都是适应机收籽粒类型的相对早熟玉米,这样,玉米产品的成熟度、粮食品质、安全储运水分标准、收获时的秸秆干燥度都有了保障,也为秸秆精细粉碎还田奠定了品种基础。
三、“覆盖还田+免耕播种”的组合方式为大面积高效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和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生产方式和农耕制度保证
可以说,美国玉米生产的“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是一套组合拳,既保证了消除秸秆对下季作生产播种作业的不利影响,也克服了北美玉米带(belt)玉米主产州iowa(爱阿华)、illois(伊利诺伊)、wyog(怀俄明)、kentucky(肯塔基)、indiana(印第安纳)、issouri(密苏里)、wiss(威斯康星)与中国东北地区一样冬季低温寒冷,不利于微生物活动降解秸秆的弊端。由于采取免耕播种方式,没有中国式的秋整地和春整地损失垧情,紧实的耕层,充足的墒情,也为实现玉米全苗、壮苗,最终赢得高产稳产奠定了苗情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