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转基因有害的确凿证据!(第2页)
至于媒体的报道,一律不算证据。媒体不是科学机构,媒体的从业人员也不是专业人士,不具备很高的鉴别真伪的能力。有时候,一些主流大媒体也会刊登正反两面的消息,但是那仅仅是给普通观众作为参考,不能替代科学机构的决策作用。)
第二,有没有被sCi收录。
(比如,刚刚上面说过,这个教授被撤稿之后,又发表在一个期刊上。好吧,这个算论文。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刊登论文的期刊,不但影响力因子几乎没有,而且sCi根本没有收录。按照专业人士的话来说,这个叫做“垃圾期刊”。注意,有些“垃圾期刊”,只要你给点钱,就可以刊登。几乎所有的反转论文,都是这样的情况。而支持转基因的论文,很多都在《自然》《科学》这样的权威期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即【有没有被同行评议通过】。
(比如,你做一个实验,说我发明了“永动机”,或者说我可以把崔二和外星人脑袋互换。而且,这个实验论文恰好就刊登在权威的期刊上。不仅如此,一些大的主流媒体也报道了。请问,这个算证据吗?
不算。光在主流期刊上刊登论文,依然不算做证据,很可能是由于编辑的个人水平不够,或者他并非该专业的专家,仅仅做了几个人的小圈子评议,还缺乏大范围内的同行评议。如果有全世界的同行一起做实验,按照你提供的实验步骤,得出相同的结论,则可以证明你确实有道理,崔二确实和外星人换了脑袋。为什么说1974年以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转基因无害,就是这个道理,都是孤证,实验重复不出结果。)
我还要介绍一个有用的工具,叫做“证据金字塔”。
我把可以称之为证据的东西,用一个金字塔的形式给列了出来。在金字塔越是顶端的,说明它的证明效力相对来说就越高;那么越是往下走,它的证明效力就相对来说低一些。
那么在金字塔塔尖的一级证据有哪些?
主要是国际组织的书面材料,比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发布的书面材料;再往下是 70 多本自然指数期刊,最出名的就是《自然》、《细胞》和《科学》;再往下是国家级机构的书面材料,比如说美国药监局、中国药监局、美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发布的书面材料;再往下是3000多本sCi核心期刊;再往下就是像吴兴川的“科学公园”,饶毅的“知识分子”,汪诘的“科学声音”,还有李治中博士办的“菠萝因子”这类专业的垂直媒体;再往下是像 CCtv 这样的综合性大媒体;最后一级第七级(当然不是最后一级,还有更后面),就是具体的某个学者、专家的讲话。这是一个让你快速区分证据等级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