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未必安全,丹麦研究证实

有机食品真的更安全、更健康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当下,有机食品越来越受追捧,很多人觉得它纯天然、无农药,是健康生活的标配。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丹麦一项针对4万人长达15年的随访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研究报告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结果显示有机食品消费与整体癌症发生率虽无明显关联,但高水平的有机食品(特别是有机蔬菜)摄入,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增加2倍存在直接联系。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严重时会导致感染、贫血和多脏器损害 ,对健康危害极大。此前,不少人认为有机食品能防癌,可这项丹麦研究打破了这一认知。虽然有机食品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或添加剂等,听起来很健康,可从这个研究结果看,它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增加的关系不容忽视。

 

这一项的科学研究足以引起我们对有机食品安全性的重新审视。

 

除了丹麦的研究,还有其他证据表明有机食品未必更安全。

 

从农药残留角度看,很多人以为有机食品不使用农药,其实不然。有机食品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农药,但会使用有机农药,像天然除虫菌素、鱼藤酮类,以及石灰水、波尔多液等矿物来源的农药。这些有机农药同样有毒性,也会有残留。2014年1月,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检测发现,45.8%的有机果蔬有农药残留,1.8%残留超标。不管是合成农药还是植物源性农药,是否安全关键在于合理使用和监控残留量,有机农业中使用的植物农药,对环境和动物也有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