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六不用”农业模式的理性审视(第2页)

 

再来审视所谓的“六不用”科研成果。通过专业的学术数据库进行检索后发现,以“六不用”为主题展开的农业实验论文竟然仅有两篇。更为蹊跷的是,这两篇论文从标题、摘要到正文部分,都存在着大面积的雷同现象,甚至就连收稿与出版日期也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情况。在论文所描述的试验设计中,“六不用”的实际操作过程里出现了撒施绿僵菌粉剂防虫、喷施e发酵剂等行为,这与“不用农药”的对外宣称显然是相互矛盾的。如此种种,实在不禁让人对“六不用”模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产生深深的怀疑,其是否真的如同宣传中所描述的那般纯天然、原生态,无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实际推广的情况来看,“六不用”模式也陷入了重重困境。倘若该模式真的如蒋高明所言那般高效、环保且高产,按照常理,理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十多年的时间已经悄然过去,“六不用”模式的推广范围依旧极为有限。这与我国广袤无垠、规模庞大的农业种植面积相比,简直如同沧海一粟,实在是微不足道。反观现代常规农业技术,凭借着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显着的生产成效,早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得以广泛应用,稳稳地保障着全国人民的粮食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蒋高明将转基因种子列入“六不用”的范畴,这一做法更多地体现出他反科学的立场。事实上,转基因技术经过了全球众多科研机构和权威组织的严格安全评估,目前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其安全性是有充分保障的。不仅如此,转基因技术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蒋高明一味地抵制转基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部分对转基因技术存在误解的消费者,进而得以以3到5倍的高价兜售其农产品,背后隐藏的商业利益动机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