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怀疑探索者
转基因胰岛素,挽救了上亿人的性命!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胰岛素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健康的曙光。如今,市场上绝大多数胰岛素是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科学依据和曲折的发展历程。
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之前,胰岛素主要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1922年,14岁的伦纳德·汤普森接受了从动物胰腺提取的牛肉胰岛素注射,开启了胰岛素治疗人类糖尿病的先河。但这种获取方式面临诸多困境。从成分上看,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氨基酸序列上存在细微差别,约有5%-10%的患者使用后会产生免疫反应,如过敏、胰岛素抵抗等,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从产量角度,提取量极为有限,一头300斤的公牛只能产生30毫升胰岛素,而一个糖尿病人一天可能就需要4毫升,要满足全球患者需求,需要大量宰杀动物,这显然不现实。并且,其价格极其昂贵,据资料记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从动物提取的胰岛素,每支价格高达上百美元,换算成今天的物价水平,价格更是高得惊人,这让绝大多数普通患者望而却步。
转机出现在198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人胰岛素进行商业化生产,这是世界首例商业化应用的转基因产品。其基本原理是将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导入特定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中。这些微生物就像一个个微型“工厂”,在适宜的条件下,按照导入基因的指令不断合成人胰岛素。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胰岛素,在结构上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完全一致,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免疫反应的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微生物繁殖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胰岛素,满足全球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今,全球范围内超过90%以上的胰岛素产品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转基因技术在胰岛素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