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穗传播过谣言,但他早就改正

《王湘穗传播过转基因谣言,但他早就不反对转基因》

 我要告诉你们:你们迷信了王湘穗传播过的谣言。这些谣言是在2013年发生的。

 【注意,2015年以后,王湘穗已经明确不再反对转基因。现在关于他的言论,都是一些自媒体营销号在恶意炒作臭狗屎垃圾信息。

 而且,现在流传的所谓七点质疑,与以前的历史版本是不一样的。比如,历史上的他提出孟山都是为了控制种子,而现在反对转基因的自媒体号给出的谣言版本,则是孟山都不仅仅为了控制种子。他也没有提到帕金森一个字。现在的谣言版本,一看就是自媒体营销号在添油加醋后进行篡改!】

 【补充说明:我,怀疑探索者,与很多国防大学的教授也互相认识,国防大学里面的教师没有公开反对转基因的。】

 首先,你们的第一句话就是谣言。

 你们说,“国防大学知名教授王湘穗为您揭示转基因技术的七大真相。”

 这你的第一句话里面,就有了两个非常明显的谣言。我现在就告诉你:

 1,王湘穗根本不是国防教授。

 你用你的脑子想一想:连王湘穗是国防大学教授这种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低级的垃圾错误都能犯下,这些反对转基因的垃圾狗屎自媒体,是多么低级,又欺骗了你们到了何等程度!

 你想一想,如此不专业的谣言,造谣都明面上都如此低级错误,造谣的水准都笑死个人,居然还有一大堆沙特币去信,去传播垃圾狗屎谣言,而且传播了十年谣言,这是多么可悲啊!

 2,王湘穗说的东西,其信息最初来源于极左自媒体xxx乡,而这个账号本来就是激进民粹自媒体。

 极左自媒体,就没有不反对科学的,经常造谣。造谣的目的,是为了攻击中国政府。王湘穗说的“七点”,完全就是垃圾谣言,不是所谓的什么“真相”。

 看看,仅你们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包含了两句谣言。都根本没有到你的正文部分呢,都出现了两句谣言!

 记住:王湘穗不是国防大学教授。

 王湘穗,他不是国防大学教授。

 王湘穗,他不是国防大学教授。

 王湘穗,他不是国防大学教授。

 要不要我继续重复?

 至于他是哪个单位的?我知道,但偏偏不说。不能你们随便造个谣,我就得天天回答。就得让自己学会亲自动手去查证,而不是看了无脑垃圾狗屎自媒体营销号,就立即信以为真,然而到处贴小广告。

 知道你们为什么迷信谣言吗?因为,你们懒。连王湘穗是不是国防大学教授都不知道去查证。懒!!!

 此外,你传播的观点,一看就是自媒体营销号的东西,而且没有文化,因为你的这句复制粘贴过来的句子——“首先,转基因增产并非神话。”——是一个明显的语法病句。

 你注意没有?反对转基因的自媒体营销号,没有一个是有文化的。第一句话,是两个谣言。第二句话,是一个语法病句!

 想想看,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货色,在反对转基因!就冲着一开始,短短两句话,竟然出现了两个谣言和一个语法病句,就知道这群人有多么的不靠谱!

 为什么说,王湘穗是传播了谣言?

 关于王湘穗的错误,我已经写过了30篇以上——我实在是不愿意继续重复了!

 这样,来一个最简单的,我们直接询问人工智能程序“豆包”。这是大数据分析模型,不会对自媒体偏听偏信。

 第一个谣言,转基因不能增产。

 转基因作物具有增产的效果,相关数据如下:

 中国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2021到2023年的试点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5.6%到11.6%。其中,2023年赤峰市某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的转基因玉米品种较常规玉米品种平均增产3%。另外,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可增产6.7%到10.7%。

 美国转基因大豆:美国种植的大豆品种98%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其平均亩产比常规大豆品种增产7%到11%。

 中国转基因大豆: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可增产14%。

 第二个谣言,转基因作物并非害虫的克星。

 “转基因作物并非害虫的克星”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转基因技术能够精准赋予作物抗虫特性,有效抵御害虫侵害。

 以转Bt基因抗虫作物为例,其抗虫原理基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t)产生的Bt蛋白 。这种蛋白以原毒素形式存在,当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特定害虫取食含有Bt蛋白的转基因作物后,在昆虫碱性的消化道内,蛋白酶水解将原毒素转型为毒性多肽分子。这些毒性多肽分子能与昆虫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诱发细胞膜穿孔甚至裂解,最终导致昆虫死亡。但对于没有这种特异受体的其它昆虫、人、哺乳动物和家禽而言,Bt蛋白是一种能正常消化的普通蛋白质,安全性有充分保障。美国在转基因抗虫作物商业化应用前,Bt生物农药已被广泛使用数十年,其安全性早就得到了验证,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通过充分的安全评价实验,证实了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转基因抗虫作物效果显着。在中国,Bt抗虫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5%以上,极大程度减少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 。棉铃虫曾是棉花生产的巨大威胁,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而抗虫棉的推广让棉农们有效抵御了棉铃虫灾害,保障了棉花的丰收。在玉米种植中,玉米螟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通常在10%左右,严重年份甚至可达30%,被玉米螟危害过的玉米籽粒还容易感染真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影响玉米品质。通过将抗玉米螟的Bt基因转入玉米形成抗虫转基因玉米,能有效杀死玉米螟,实现抗虫,降低产量损失,提升玉米质量 。